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家徒四壁在,短鬓坐黄昏。
微月临周幌,清风拂杜轩。
閒来忘业障,静极见天根。
俯仰乾坤里,谁人知我尊。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简陋居所时的内心世界与对宇宙的深刻思考。首句“家徒四壁在,短鬓坐黄昏”展现了一种物质贫乏与时间流逝的双重压力,暗示着生活的艰辛与时光的无情。接着,“微月临周幌,清风拂杜轩”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孤寂的氛围,月光与微风似乎成为诗人情感的寄托。
“閒来忘业障,静极见天根”表达了诗人通过内心的平静与超脱,达到了对宇宙本质的领悟,摆脱了世俗的束缚,看到了更深层次的存在。最后,“俯仰乾坤里,谁人知我尊”则流露出一种对自我价值的深思与自信,即使在广阔的天地间,也坚信自己的存在有着独特的意义与尊严。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困境的反思、对自然美的欣赏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个人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对宇宙奥秘的向往。
不详
万历五年进士。同年,以疏论张居正夺情,得罪,廷杖戍贵州都匀卫。居戍所六年,研治理学有成。居正死,召拜吏科给事中,以敢言称。历官南京吏部员外郎,以母丧归。家居讲学几三十年,名扬天下。天启初还朝,进刑部右侍郎,拜左都御史。虽首进和衷之说,不为危言激论,仍为魏忠贤所忌。以建首善书院讲学事,为魏党所攻,被迫辞归。卒谥忠介。有《愿学集》
拨草天坛坐,翛然似习忘。
雨馀千嶂静,春老百花香。
玄论惊潭渚,狂歌闹夕阳。
依稀童冠乐,不让舞雩乡。
暂寄镜中影,谁知物外身。
本来无色相,何处著纤尘。
事业从飘泊,生涯付隐沦。
千秋谁只眼,彷佛见吾真。
老去交情重,怀君意转深。
廿年青琐客,同赋白头吟。
突兀千秋意,蹉跎万古心。
嘤嘤闻好鸟,相唤出幽林。
停车郊外寺,重会是何年。
数仞宫墙峻,千秋情义偏。
聆音今几席,判袂各风烟。
出处真无计,回思亦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