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龙山几世阅兴衰,依旧春江拍岸来。
当代衣冠今寂寞,百年丘陇自崔嵬。
檐经白日馀僧定,路暗青松仍劫灰。
事去节阑春草积,乘高一望独迟回。
此诗描绘了一幅时光流转、世事沧桑的画面。开篇"龙山几世阅兴衰,依旧春江拍岸来",龙山历经多少朝代的盛衰变迁,而春江依然拍打着两岸,这是对时间永恒和自然不变的一种描写,同时也是对历史变迁的一种反思。
"当代衣冠今寂寞,百年丘陇自崔嵬"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世界的感慨。"衣冠"指的是士大夫阶层,他们本应是社会的精英,但现在却显得如此寂寞无声;而"百年丘陇"则形容历经沧桑的坟墓,显得参差不齐,这里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感慨。
接下来的"檐经白日馀僧定,路暗青松仍劫灰"中,"檐经白日"描绘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而"路暗青松仍劫灰"则透露出一丝凄凉之感。这里的"檐"可能是庙宇的屋檐,"僧定"指的是佛教僧侣在那里修行,但路途昏暗,青松之间还残留着战争的痕迹。
最后两句"事去节阑春草积,乘高一望独迟回"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的缅怀和对未来的一种期待。"事去节阑春草积"意味着时光流逝,岁月匆匆,每个季节都留下了时间的痕迹;而"乘高一望独迟回"则是诗人站在高处远眺,以一种孤独和缓慢的心情去回味过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个人命运以及时光易逝的深刻感悟。
不详
徽宗宣和三年(1121)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
平原莽苍浮轻霭,白昼柴门亦自扃。
篱外水波光灭没,林边山岫远青冥。
如何隐几终朝看,不及寒窗静夜听。
听水看山朝复暮,那知白发渐星星。
万古瞿塘峡,犹存禹凿痕。
岷峨驱众水,滟滪没孤根。
云黑树含雨,祠荒鸦噪昏。
悲凉瀼西地,三叹相营魂。
荒山雪尽水生烟,独发寒英媚远天。
乱蕊凝姿残照里,瘦松含态晚风前。
疑将翠袖倚修竹,若献明珰傍广川。
丧乱自嗟容鬓改,攀条三嗅惜流年。
两京当日见初开,尚想凌云绕故台。
倚竹姱姿应小驻,高楼急管未须催。
伤春远目空千里,急景愁肠自九回。
为说西园泉脉动,许携小队探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