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二首(其二)

荒山雪尽水生烟,独发寒英媚远天。

乱蕊凝姿残照里,瘦松含态晚风前。

疑将翠袖倚修竹,若献明珰傍广川。

丧乱自嗟容鬓改,攀条三嗅惜流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梅花的诗句,通过对梅花独特景象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切感受和艺术的高超造诣。首句“荒山雪尽水生烟”设定了一种清幽淡远的氛围,雪后初霁的荒山中,流水蒸腾着轻烟,营造出一种既冷冽又神秘的画面。

接下来的“独发寒英媚远天”则描绘了梅花在这宁静与孤寂之中独立绽放,它那清丽脱俗、不染尘埃的高洁气质,仿佛与遥远的苍天相媲美。诗人用“独发寒英”来形容梅花的纯净和坚贞,不仅是对梅花外在之美的描绘,更是一种精神状态的写照。

第三句“乱蕊凝姿残照里,瘦松含态晚风前”,继续渲染了梅花与周遭景物的和谐共生。诗中所述的“乱蕊”指的是梅花的繁密,“凝姿”则显示了它在余晖中的静美;而“瘦松含态晚风前”则让人联想到那些在傍晚微风中轻轻摇曳、形态各异的树木,诗人巧妙地运用“瘦”字来形容那些细长而不肥硕的松枝,这些描述都极大丰富了画面。

紧接着,“疑将翠袖倚修竹,若献明珰傍广川”一句,更是诗人想象力的展现。这里的“翠袖”和“明珰”都是美好的意象,它们似乎在为梅花镶嵌着最适宜的框架,让读者仿佛看到了一幅古代仕女与梅花、竹子、水流相映衬的画面。

最后,“丧乱自嗟容鬓改,攀条三嗅惜流年”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和个人境遇变迁的感慨。这里的“丧乱”指的是世事纷扰、命运多舛,“容鬓改”则暗示着岁月的无情,头上的青丝渐渐斑白;而“攀条三嗅惜流年”更是对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的时光流逝表示出深深的惋惜之情。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梅花的孤傲与美丽,更融入了诗人对于生命、时间和自然界深刻感悟的内心独白,是一首集美学与哲理于一身的佳作。

收录诗词(662)

张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徽宗宣和三年(1121)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

  • 字:巨山
  • 籍贯:襄阳(今湖北襄樊)
  • 生卒年:1096—1184

相关古诗词

梅二首(其一)

两京当日见初开,尚想凌云绕故台。

倚竹姱姿应小驻,高楼急管未须催。

伤春远目空千里,急景愁肠自九回。

为说西园泉脉动,许携小队探春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梦中作得六句觉后足成

山中茅屋好,况复竹篱新。

一径往来客,万山迎送人。

叶殷浑欲染,冬暖却疑春。

近得幽栖地,时来岸角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清明

园幽春去远,山暗绿初成。

雨过林姿润,风回池面平。

十年空潦倒,万里近清明。

泪尽新阡树,如今青叶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雪晴

鸟乌声乐作初晴,日到寒窗气象新。

天接琼瑶三万顷,树明组练五千人。

已从炎海生阴戾,更与神皋洗战尘。

曾侍紫宸知帝力,隆兴借与万家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