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万古瞿塘峡,犹存禹凿痕。
岷峨驱众水,滟滪没孤根。
云黑树含雨,祠荒鸦噪昏。
悲凉瀼西地,三叹相营魂。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面,融入了历史的沧桑与个人情感的深沉。开篇“万古瞿塘峡,犹存禹凿痕”两句,便设置了宏大而深远的基调。大禹治水的传说自古以来便是中华民族智慧和勇气的象征,而这里的“犹存”二字,更添了一份时光的沧桑感。
紧接着,“岷峨驱众水,滟满没孤根”描绘了瞿塘峡雄伟险峻的自然景观。山峦如剑直指云霄,河水奔腾而过,给人以无比的力量感和生命力。
“云黑树含雨,祠荒鸦噪昏”则是对气氛的一种渲染,黑色的云层笼罩着山林,树木间积满了细雨,而荒废的神坛上,却有乌鸦在暮色中聒聒叫泣,这不仅是视觉和听觉上的描绘,更是对时间流逝与世事变迁的一种感慨。
最后,“悲凉瀼西地,三叹相营魂”则表达了诗人面对如此壮观而又带有历史遗迹的自然景象时所产生的情感波动。这里的“悲凉”二字,是诗人内心深处对于过往文明、英雄事迹乃至个人命运的一种无奈和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瞿塘峡自然风光与历史遗存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历史变迁、自然沧桑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体验。
不详
徽宗宣和三年(1121)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
荒山雪尽水生烟,独发寒英媚远天。
乱蕊凝姿残照里,瘦松含态晚风前。
疑将翠袖倚修竹,若献明珰傍广川。
丧乱自嗟容鬓改,攀条三嗅惜流年。
两京当日见初开,尚想凌云绕故台。
倚竹姱姿应小驻,高楼急管未须催。
伤春远目空千里,急景愁肠自九回。
为说西园泉脉动,许携小队探春来。
山中茅屋好,况复竹篱新。
一径往来客,万山迎送人。
叶殷浑欲染,冬暖却疑春。
近得幽栖地,时来岸角巾。
园幽春去远,山暗绿初成。
雨过林姿润,风回池面平。
十年空潦倒,万里近清明。
泪尽新阡树,如今青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