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园秋晚寄杜黄裳少府

惆怅佳期阻,园林秋景闲。

终朝碧云外,唯见暮禽还。

泉石思携手,烟霞不闭关。

杖藜仍把菊,对卷也看山。

望望离心起,非君谁解颜。

形式: 排律 押[删]韵

翻译

心中充满惆怅,美好的约会受阻,园林秋色显得格外悠闲。
整天在那遥远的碧云之外,只能看到傍晚归巢的鸟儿。
我渴望与你一同欣赏山水,即使烟霞缭绕,也不会关闭心扉。
手握藜杖,手持菊花,翻阅书籍时也会凝视远方的山峦。
每一次远望都勾起离别的愁绪,除了你,还有谁能理解我的心情。

注释

惆怅:忧郁、伤感。
佳期:美满的约会。
阻:阻碍、受阻。
园林:花园、庭院。
秋景:秋天的景色。
终朝:整日、整天。
碧云外:遥远的碧空之外。
暮禽:傍晚的飞鸟。
泉石:泉水和石头,象征自然。
携手:相伴、携手同行。
烟霞:云雾和霞光,象征美景。
闭关:封闭、隔绝。
杖藜:藜杖,古代常用的拐杖。
把菊:手持菊花,象征隐逸生活。
对卷:翻阅书卷。
看山:欣赏山景。
离心:离别之情。
解颜:理解、安慰。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钱起的作品,名为《山园秋晚寄杜黄裳少府》。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表达离别之情和独处山园之乐的诗。

"惆怅佳期阻,园林秋景闲。"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对美好时光无法与心爱的人共同享受的忧伤,以及他独自在秋日的园林中感受到的宁静和闲适。

"终朝碧云外,唯见暮禽还。" 这句话生动地表达了诗人一整天都在远离尘世的碧云之外徜徉,只能看到傍晚时分归巢的鸟儿,这种景象既描绘了自然,也映射出诗人的孤独与静谧。

"泉石思携手,烟霞不闭关。" 这两句则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与大自然合一的心境。泉水和岩石似乎都能引起对往日携手同游的回忆,而烟霭和霞光,则象征着没有封闭的界限,诗人心灵是开放的。

"杖藜仍把菊,对卷也看山。" 这两句展示了诗人的悠闲生活,他依然拿着拐杖采撷野菊,与书卷为伴,也时常仰望远处的山峦,这是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态度。

"望望离心起,非君谁解颜。"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在欣赏美景之余,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深切思念和牵挂,这份情感只有那个人才能理解。

整首诗通过对秋日山园景色的描绘,以及对自然的融入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怀与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435)

钱起(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 字:仲文
  • 籍贯:吴兴(今浙江湖州市)
  • 生卒年:722?—780年

相关古诗词

山园栖隐

守静信推分,灌园乐在兹。

且忘尧舜力,宁顾尚书期。

晚景采兰暇,空林散帙时。

卷荷藏露滴,黄口触虫丝。

三径与嚣远,一瓢常自怡。

情人半云外,风月讵相思。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山居新种花药与道土同游赋诗

自乐鱼鸟性,宁求农牧资。

浅深爱岩壑,疏凿尽幽奇。

雨花相助好,莺鸣春草时。

种兰入山翠,引葛上花枝。

风露拆红紫,缘溪复映池。

新泉香杜若,片石引江蓠。

宛谓武陵洞,潜鹰造化移。

杖策携烟客,满袖掇芳蕤。

蝴蝶舞留我,仙鸡闲傍篱。

但令黄精熟,不虑韶光迟。

笑指云萝径,樵人那得知。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山斋读书寄时校书杜叟

日爱蘅茅下,闲观山海图。

幽人自守朴,穷谷也名愚。

倒岭和溪雨,新泉到户枢。

丛兰齐稚子,蟠木老潜夫。

忆戴差过剡,游仙惯入壶。

濠梁时一访,庄叟亦吾徒。

形式: 排律 押[虞]韵

中书王舍人辋川旧居

几年家绝壑,满径种芳兰。

带石买松贵,通溪涨水宽。

诵经连谷响,吹律减云寒。

谁谓桃源里,天书问考槃。

一从解蕙带,三入偶蝉冠。

今夕复何夕,归休寻旧欢。

片云隔苍翠,春雨半林湍。

藤长穿松盖,花繁压药栏。

景深青眼下,兴绝綵毫端。

笑向同来客,登龙此地难。

形式: 排律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