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区区非为己,恳恳欲忘生。
力尽心终在,身亡势亦成。
遗民抛剑戟,故老半公卿。
魏丙生前友,俱传汉相名。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为纪念司马温公(即司马光)所作的挽词之一。诗人表达的是对司马光高尚品格的敬仰和对其去世的哀悼。"区区非为己,恳恳欲忘生",意思是司马光的品行并非只为个人私利,而是真诚地致力于忘却生死,体现出他的无私与淡泊。"力尽心终在,身亡势亦成",赞扬了司马光即使身体力竭,精神意志仍然坚韧不屈,他的影响力甚至超越了生死,成为一种势态。"遗民抛剑戟,故老半公卿",描述了司马光去世后,百姓放下武器,连年迈的官员也对他充满敬意,暗示他赢得了民众和高层的尊重。最后两句"魏丙生前友,俱传汉相名",以历史人物魏丙和汉代丞相的名声来比喻司马光的威望和德行,暗示他在世人眼中有着卓越的政治才能和高尚的道德风范。整首诗情感深沉,赞美了司马光的人格魅力和历史地位。
不详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少年真狷浅,射策本粗疏。
欲广忠言地,先收众弃馀。
流离见更化,邂逅捧除书。
赵孟终知厥,他人恐骂予。
已矣石室老,奄然三十年。
遗孙生不识,妙理定谁传。
孔伋仍闻道,贾嘉终象贤。
文章犹细事,风节记高坚。
百岁行来已七分,筋骸转觉不如人。
法传心地初投种,雨过花开不待春。
识路一时如有得,到家诸事本非新。
旧陈刍狗今无用,付与时人藉两轮。
上元已过欲收灯,城郭游人一倍增。
陌上红尘霏似雾,云间明月冷如冰。
谁言世上驱驰客,老作庵中寂定僧。
漏水半消灯火冷,长空无滓色澄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