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益国今姬旦,治中小吕申。
留家视兰膳,疋马见州民。
慈训二六句,寒窗三十春。
校书天禄阁,才子即云津。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杨万里所作,名为《送周彦敷通判之官临川》。诗中表达了对朋友离别的惜别之情以及对其未来美好生活的祝愿。
"益国今姬旦,治中小吕申。留家视兰膳,疋马见州民。"
这几句描绘了一幅送别图景,诗人通过“益国”和“姬旦”的提及,指出了朋友即将到达的目的地,表明了对未来工作场所的肯定。"治中小吕申"则是用古代乐器比喻官职的重要性和朋友在其中的位置。"留家视兰膳,疋马见州民"则展示了送别时的情景,家人与来看望的人群交织在一起,通过对美好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朋友未来的美好祝愿。
"慈训二六句,寒窗三十春。"
这两句反映出诗人的学问渊博和对文学的深厚情感。“慈训”指的是教诲或是古代圣贤的教导,而“二六句”则可能暗示了某种文学作品或是对朋友人品的高度评价。"寒窗三十春"则表达了诗人长期以来在书房中勤奋学习、研究的艰辛历程。
"校书天禄阁,才子即云津。"
这两句则是对周彦敷未来的美好祝愿。“校书”指的是整理书籍,也隐含着学问的积累和深化;“天禄阁”可能是某个藏书丰富的地方,而“才子即云津”则是用古人对文学才子的称呼,意味着周彦敷将像乘船一般顺利地达到事业的高峰。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送别之情浓烈,而且充满了对朋友美好未来的期待和祝福。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政坐诗无半点尘,天令著句锦江春。
远民蒙惠即真学,漫仕缘亲非为身。
许日相从今恨少,先生此别我谁邻。
不应更作徒劳叹,廊庙方寻密县人。
亦闻小泊赞公房,清晓扶藜叩上方。
君与一僧游别嶂,我行百匝绕长廊。
风巾雾屦来云外,雪桧霜松满袖香。
政是炎官张火伞,不应多取海山凉。
梅花国里荔枝村,颇记张灯作上元。
一别频蒙访生死,七年再见劣寒温。
属当闵雨祈群望,不得临风共一尊。
谁为君王留国士,吾衰犹拟叫天阍。
才趁锋车入帝关,又持使节过家山。
作仙茶囿芝田里,寓直蓬莱藏室间。
握手清谈纱帽点,羡君白日绣衣还。
来年贡了云龙璧,便缀金鸾玉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