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沈石田云山图

青山白云无处无,幽人写作云山图。

山荒树老云不散,落日未没春愁弧。

蘼芜满地王孙去,莺燕无声春已暮。

容谷佳人白发新,清明寒食伤心过。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哀愁的山水画卷。首句“青山白云无处无”,以“无处无”三字强调了青山与白云的广阔无垠,仿佛它们存在于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营造出一种辽阔而又神秘的自然景象。接着,“幽人写作云山图”一句,点明了这幅画是由一位隐居者所创作,暗示了画面中蕴含着画家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和内心的情感投射。

“山荒树老云不散,落日未没春愁弧”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画面的氛围。山岭荒凉,树木苍老,云雾缭绕,不因时间的流逝而消散,落日尚未完全隐没,却已勾勒出一抹淡淡的忧愁。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通过描绘自然界的景象来表达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有对美好事物即将逝去的忧虑。

“蘼芜满地王孙去,莺燕无声春已暮”两句,通过蘼芜(一种草本植物)的繁茂和莺燕的沉默,形象地表现了春天的结束。蘼芜的生长象征着生机与繁荣,而莺燕的消失则预示着季节的更替,春天的离去。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变迁,也暗含了人生的无常和时光的流逝。

最后,“容谷佳人白发新,清明寒食伤心过”两句,将视角转向了一个在山谷中的佳人。佳人虽年华不再,但新白发的出现似乎也带来了新的希望或思考。清明寒食,本是祭扫祖先、缅怀逝去亲人的时节,但在佳人心中,这个节日或许引发了更多的伤感与回忆。整首诗通过这一系列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自然与人生之间的深刻联系,以及对生命、时间、变化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151)

张宁(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芳洲,明朝中期大臣。景泰五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丰采甚著,与岳正齐名,英宗尝称为“我”云。成化中出知汀州,先教后刑,境内利病悉罢行之。后为大臣所忌,弃官归,公卿交荐,不起。能诗画、善书法,著有《方洲集》等

  • 号:方洲
  • 籍贯:浙江海盐
  • 生卒年:1426—1496

相关古诗词

葡萄歌

君不见贰师城外行人稀,葡萄满目秋离离。

初年托根古城下,岁久漫与城垣齐。

城下居人日争树,伐干分根不知数。

一叶寒声动地秋,尽入城中酒家去。

万里征车大宛回,离宫别观一时栽。

苜蓿榴花烂相照,知是将军西域来。

火云亭亭天伏暑,满架繁阴凉似水。

屋里蛟人坐泣閒,海底苍龙蟠不起。

眷兹岁月几悠悠,捲蔓何人入具丘。

雨露不忘中夏泽,冰霜长保故园秋。

故园风景今宁好,名马千金野田草。

惟有年年客土春,至今犹说汉朝人。

形式: 古风

陈启阳风雨二竹图(其一)

落红满地春将半,细雨斜风玉零乱。

槿篱萝屋两三枝,翠袖低垂白石烂。

太液池边万岁山,上林几许非人间。

掖垣埤闼春阴里,记得题诗晚直閒。

形式: 古风

陈启阳风雨二竹图(其二)

春风淡荡湘中林,桃红李白春光深。

林隅菉竹密如栉,罗绮不到蘼芜侵。

羲和南驭西风蚤,劲节青青老还好。

君看旧日竞春芳,不及湘林路傍草。

形式: 古风

刑科钱士义升山西参议临行以流泉小幅求题书此见意

洞门高阁春多雨,凤沼无尘涨新水。

九天空翠润生香,一道微茫清彻底。

分流日夕响成雷,白石苍松飞浪催。

馀波万里沾枯槁,始信黄河天上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