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卢殷(其九)

同人少相哭,异类多相号。

始知禽兽痴,却至天然高。

非子病无泪,非父念莫劳。

如何裁亲疏,用礼如用刀。

孤丧鲜匍匐,闭哀抱郁陶。

烦他手中葬,诚信焉能褒。

嗟嗟无子翁,死弃如脱毛。

形式: 古风 押[豪]韵

翻译

同类之间很少哭泣,异类之间却常悲鸣。
这才明白动物也有痴情,它们的情感自然又高尚。
不是儿子的悲伤无泪流,不是父亲的思念不深沉。
如何区分亲疏关系,礼仪运用如同持刀裁衣。
孤独的丧事少有匍匐哀求,悲伤满怀只能独自承受。
劳烦他人安葬,怎能期望得到真诚的赞扬。
哎呀,无子的老人去世,就像脱落的毛发无人在意。

注释

同人:同类的人。
异类:不同于自己的生物或群体。
禽兽痴:动物的情感痴情。
天然高:自然流露出的高尚情感。
病无泪:极度悲伤以至于没有眼泪。
念莫劳:思念深重,难以慰藉。
裁亲疏:衡量亲疏关系。
用礼如用刀:礼仪使用需要精准。
孤丧:孤独的丧事。
匍匐:身体伏地以示哀痛。
烦他:麻烦别人。
诚信:真诚和信誉。
褒:赞扬。
无子翁:无子女的老人。
脱毛:比喻被忽视或遗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刻的哀伤情感和对人性、天性的思考。开篇“同人少相哭,异类多相号”表达了人与禽兽在悲痛面前的区别,人们之间的悲伤往往是相互的,而动物们则以不同的方式表达它们的情感。

诗中接着指出这种现象让人开始认识到“始知禽兽痴,卻至天然高”,这意味着即便是在自然界中,人类对于情感的复杂和深度也许并不如我们所想的那样独一无二。相反,动物们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更为纯粹、直接。

“非子病无泪,非父念莫劳”表达了父母对子女之爱是自然而然,不需要刻意表现的。而接下来的“如何裁亲疏,用礼如用刀”则是在探讨如何在人与人的关系中找到一种平衡点,将亲情和社会规范(礼)之间的矛盾巧妙地处理,犹如用刀切割物品一样需要技巧和判断。

“孤丧鲜匍匐,闭哀抱郁陶”中的“孤丧”指的是无依无靠的孤儿,“鲜匍匐”形容其行走时的孤独无助之状。而“闭哀抱郁陶”则是说这种悲伤和孤独被紧紧拥抱,是无法释放的。

接下来的“烦他手中葬,诚信焉能褒”表达了在死亡面前,即便是亲人,也要遵循一定的礼节来处理遗体,这种对待遇死亡之人的真诚和信任也是一种文化上的要求。

最后,“嗟嗟无子翁,死弃如脱毛”则是在感叹没有子女的老人在生命结束时仿佛像丢弃一根轻贱的头发一样,这里既有对生命脆弱性的哀伤,也有对生育后代传承文化价值的渴望。

这首诗通过描绘人类与动物的情感差异,探讨了人性、天性以及社会规范之间的关系,反映了古人对于亲情、死亡和自然秩序等哲学问题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499)

孟郊(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汉族,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 字:东野
  • 籍贯: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
  • 生卒年:751~814

相关古诗词

吊卢殷(其十)

圣人哭贤人,骨化气为星。

文章飞上天,列宿增晶荧。

前古文可数,今人文亦灵。

高名称谪仙,升降曾莫停。

有文死更香,无文生亦腥。

为君铿好辞,永传作谧宁。

形式: 古风 押[青]韵

吊江南老家人春梅

念尔筋力尽,违我衣食恩。

奈何粗犷儿,生鞭见死痕。

旧使常以礼,新怨将谁吞。

胡为乎泥中,消歇教义源。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吊李元宾坟

晓上荒凉原,吊彼寂寥魂。

眼咽此时泪,耳悽在日言。

冥冥千万年,坟锁孤松根。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吊国殇

徒言人最灵,白骨乱纵横。

如何当春死,不及群草生。

尧舜宰乾坤,器农不器兵。

秦汉盗山岳,铸杀不铸耕。

天地莫生金,生金人竞争。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