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郎中筵赋得的的帆向浦留别

一帆何处去,正在望中微。

浦迥摇空色,汀回见落晖。

每争高鸟度,能送远人归。

偏似南浮客,悠扬无所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孤舟驶向何方,只在视野边际微微可见。
江边远处,天色在水面上摇曳,沙滩上反射着落日余晖。
群鸟竞相飞过,似乎在为远方归人送行。
尤其像南方漂泊的旅人,孤独无依,心情悠长。

注释

一帆:孤舟。
何处去:驶向何方。
微:微微可见。
浦迥:江边远处。
摇空色:天色在水面上摇曳。
汀回:沙滩上。
落晖:落日余晖。
高鸟度:群鸟飞过。
远人归:远方归人。
南浮客:南方漂泊的旅人。
悠扬:孤独无依,心情悠长。
无所依:没有依靠。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动人的画面,通过对一叶孤舟远去景象的描摹,表达了诗人对行将别离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一帆何处去,正在望中微",诗人以一个问题引起读者的遐想,让人联想到那逐渐消失在视野中的帆影,以及它所承载的远方和梦想。

"浦迥摇空色,汀回见落晖",通过对水边景致的描写,表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与诗人的情感共鸣。浦畔波光摇曳,岸旁日影流转,营造出一种淡远而又不失温馨的氛围。

"每争高鸟度,能送远人归",诗中提到高飞的鸟儿,似乎也在参与这场别离的送行。它们穿越天际,仿佛能够将那远去的人带回故土,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生命力的赞美,也是诗人情感上的寄托。

"偏似南浮客,悠扬无所依",最后两句则直接表露了诗人的心境。"南浮客"指的是漂泊在外的游子,而"悠扬无所依"则更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飘摇。这不仅是对行者的心情描写,也是诗人自身情感的真实写照。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情感世界的细腻描绘,展示了一种别离之美,一种对于远方和自由的无限向往,以及在这过程中所体验到的孤独与依恋。

收录诗词(228)

皇甫冉(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卒于唐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著名诗人。先世居甘肃泾州。天宝十五年进士。曾官无锡尉,大历初入河南节度使王缙幕,终左拾遗、右补阙。其诗清新飘逸,多飘泊之感

  • 字:茂政
  • 籍贯:润州(今镇江)丹阳
  • 生卒年:公元717年

相关古诗词

巫山峡

巫峡见巴东,迢迢出半空。

云藏神女馆,雨到楚王宫。

朝暮泉声落,寒暄树色同。

清猿不可听,偏在九秋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李二侍御丹阳东去新亭

姑苏东望海陵间,几度裁书信未还。

长在府中持白简,岂知天畔有青山。

人归极浦寒流广,雁下平芜秋野闲。

旧日新亭更携手,他乡风景亦相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使往寿州淮路寄刘长卿

榛草荒凉村落空,驱驰卒岁亦何功。

蒹葭曙色苍苍远,蟋蟀秋声处处同。

乡路遥知淮浦外,故人多在楚云东。

日夕烟霜那可道,寿阳西去水无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卖药人处得南阳朱山人书

卖药何为者,逃名市井居。

唯通远山信,因致逸人书。

已报还丹效,全将世事疏。

秋风景溪里,萧散寄樵渔。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