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客游江南

桂水随去远,赏心知有馀。

衣香楚山橘,手鲙湘波鱼。

芳芷不共把,浮云怅离居。

遥想汨罗上,吊屈秋风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桂江水渐行渐远,心中的愉悦却依然存在。
身上的香气仿佛来自楚地的橘树,亲手切的湘江鲜鱼更是美味无比。
芬芳的白芷花不能一同采摘,令人惆怅的是这遥远的别离。
遥想在汨罗江畔,初秋时节凭吊屈原的心情格外沉重。

注释

桂水:指桂江,古代的一种美称。
赏心:指愉快的心情。
馀:剩余,这里指心情并未减少。
衣香:衣物上的香气。
楚山橘:楚地的橘树,象征着远方或思乡之情。
手鲙:亲手切割鱼片,指美食。
芳芷:香草,如白芷,常用以象征高洁。
共把:一起采摘。
浮云:比喻漂泊不定或难以把握的情感。
汨罗:汨罗江,屈原投江自尽之地。
吊屈:凭吊屈原。
秋风初:初秋时节。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翃的《送客游江南》,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朋友离别时的复杂情感以及他深厚的情谊。

"桂水随去远,赏心知有馀。"

这里诗人借用桂水这一地理标志物描绘出友人的离去之远,也透露出诗人内心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不舍。"赏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欣赏与享受,同时也反映出了他对朋友相送时的心境。

"衣香楚山橘,手鲙湘波鱼。"

这两句通过鲜明的感官细节,将读者带入了一种生动的画面。"衣香"可能是因为友人携带的物品中有桂子或其他香料留下了香气,而"手鲙"则描绘出朋友在离别前亲手捕捞的鱼,表现了对朋友的关心和不舍。

"芳芷不共把,浮云怅离居。"

这里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情感寄托,表达了对即将到来的孤独生活的预感和担忧。"芳芷"指的是水边的花草,而"不共把"则隐含着对美好时光无法与友人共同享有的哀愁。

"遥想汨罗上,吊屈秋风初。"

最后两句中,诗人通过遥望来表达对朋友离去后那份淡淡的思念之情。"汨罗上"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地理位置,而"吊屈"则是一种古代悬挂酒具以寄托相思之情的习俗,秋风初起,更增添了几分萧瑟与孤寂。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一幅送别友人的生动画面,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美好事物不舍以及对即将到来孤独生活的预感。

收录诗词(164)

韩翃(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寒食》诗被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

  • 字:君平
  • 籍贯:南阳(今河南南阳)
  • 生卒年:754

相关古诗词

送故人归鲁

鲁客多归兴,居人怅别情。

雨馀衫袖冷,风急马蹄轻。

秋草灵光殿,寒云曲阜城。

知君拜亲后,少妇下机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送故人归蜀

一骑西南远,翩翩入剑门。

客衣筒布润,山舍荔枝繁。

古庙祠金马,春江带白鼋。

自应成旅逸,爱客有王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送故人赴江陵寻庾牧

主人持节拜荆州,走马应从一路游。

斑竹冈连山雨暗,枇杷门向楚天秋。

佳期笑把斋中酒,远意闲登城上楼。

文体此时看又别,吾知小庾甚风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送皇甫大夫赴浙东

舟师分水国,汉将领秦官。

麾下同心吏,军中□□端。

吴门秋露湿,楚驿暮天寒。

豪贵东山去,风流胜谢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