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没

行间杨赵提衡早,老去辛刘入梦频。

案上酒杯聊自慰,袖中诗卷欲谁亲。

两都秋色皆乔木,一代名家不数人。

汲冢遗编要完补,可能虚负百年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存没》是元好问在金末元初时期所作,通过诗中的内容,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与感慨,以及对自身命运的反思。

首联“行间杨赵提衡早,老去辛刘入梦频”,以“杨赵”和“辛刘”为代表的历史人物,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杰出人物的怀念之情。杨赵提衡早,意味着这些人物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而老去辛刘入梦频,则暗示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人物逐渐从现实生活中淡出,但他们的形象却常常出现在诗人的梦境中,成为一种精神寄托。

颔联“案上酒杯聊自慰,袖中诗卷欲谁亲”,则展现了诗人在现实中的自我安慰。案上的酒杯象征着诗人借酒浇愁,试图在孤独中寻得一丝慰藉;而袖中的诗卷则代表了他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希望通过创作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也有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颈联“两都秋色皆乔木,一代名家不数人”,进一步深化了对历史与时间的感慨。两都秋色皆乔木,既描绘了秋天落叶满地的景象,也暗喻了历史的更迭与变迁。一代名家不数人,则强调了历史上的杰出人物数量有限,表达了对这些人物的敬仰之情。

尾联“汲冢遗编要完补,可能虚负百年身”,体现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与责任的思考。汲冢遗编要完补,意指需要整理和保存古代文献,使之得以流传后世;可能虚负百年身,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能否完成这一使命的忧虑和自我反省。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担忧,也是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深思。

综上所述,《存没》一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追忆、现实生活的反思以及对文化传承的责任感,展现了元好问作为一个文人学者的复杂情感和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853)

元好问(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人日有怀愚斋张兄纬文

书来聊得慰怀思,清镜平明见白髭。

明月高楼燕市酒,梅花人日草堂诗。

风光流转何多态,儿女青红又一时。

涧底孤松二千尺,殷勤留看岁寒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张村杏花

昨日樱桃绛蜡痕,今朝红袖已迎门。

只应芳树知人意,留著残妆伴酒尊。

浓李尚须羞粉艳,寒梅空自怨黄昏。

诗家元白无今古,从此张村即赵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送奉先从军

潦倒书生百战场,功名都属绣衣郎。

虎头食肉无不可,鼠目求官空自忙。

卷月清笳渭城晓,倚天长剑蜀山苍。

习池老去风流减,醉后扬鞭愧葛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赠玉峰魏文邦彦

梦想南山掩霭间,眼明惊见玉峰寒。

风波旧忆横身过,世事今归袖手看。

贩妇庸儿识名姓,故乡遗族见衣冠。

临流卜筑平生事,会就辽东管幼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