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其七)追往事

芳气霏微,薄衣料峭。何人正倚桃花笑。

流红不出武陵溪,这回空与春风到。

尊俎全稀,风情终较。安仁老也谁知道。

碧云无信失秦楼,旧时明月犹相照。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翻译

花香淡淡,轻衫微凉。谁在桃花下欢笑。
落花未至武陵溪,这次春风独自飘。
宴席上人少,风雅之情更显。安仁老人,又有谁知。
碧云中无消息,昔日高楼仍映照着明月。

注释

芳气:花香。
霏微:淡淡。
薄衣:轻衫。
料峭:微凉。
流红:落花。
武陵溪:武陵溪水。
空:独自。
尊俎:宴席。
全稀:人少。
风情:风雅之情。
终较:更显。
安仁老:指安仁老人。
碧云:碧空。
秦楼:昔日高楼。
旧时明月:昔日的月亮。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毛滂的《踏莎行·其七》。诗中描绘了春日闲适的情景,融合了对往事的追忆与感慨。

"芳气霏微,薄衣料峭" 描述的是春天的温暖气息和穿着单薄衣服感受到的清凉。"何人正倚桃花笑" 则是诗人看到一个女子依在桃花下笑容灿烂的景象。

"流红不出武陵溪,这回空与春风到" 这两句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武陵溪的花开而不结果,是对逝去青春的一种隐喻。诗人感叹往事难寻,只能与春风共度时光。

"尊俎全稀,风情终较" 这里的“尊俎”指的是酒杯,诗中通过“尊俎全稀”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念和对未来某种期望的保留。"风情终较" 则是在说这种感怀和情愫是永恒不变的。

"安仁老也谁知道" 这里“安仁老”可能是一个人名,或者是一个代称,诗中通过这一句表达了对这位人物的记忆和怀念,而这个人物是否知晓自己心中的感慨,则是无从得知的。

"碧云无信失秦楼,旧时明月犹相照" 这两句则是在描写对往昔情境的追思。碧云无信,是形容变化莫测,而“失秦楼”可能是一个具体场所或者是某种情感状态的象征。"旧时明月犹相照" 则是在说尽管时间流逝,环境改变,但那旧日的明月似乎依然能照亮往昔的情景。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感情。

收录诗词(483)

毛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词人。生于“天下文宗儒师”世家。父维瞻、伯维藩、叔维甫皆为进士。他自幼酷爱诗文词赋,北宋元丰二年(1079),与西安(今浙江衢州)赵英结为伉俪。诗词被时人评为“豪放恣肆”,“自成一家”。元祐四年(1089)所作《惜分飞·富阳僧舍代作别语》小词结尾“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南宋周辉认为含蓄情醇“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

  • 字:泽民
  • 籍贯:衢州江山石门(今浙江衢州)
  • 生卒年:1056——?约1124

相关古诗词

踏莎行(其八)中秋玩月

碧树阴圆,绿阶露满。金波潋滟堆瑶盏。

行云会事不飞来,长空一片琉璃浅。

玉燕钗寒,藕丝袖冷。只应未倚阑干遍。

随人全不似婵娟,桂花影里年年见。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踏莎行(其五)元夕

拨雪寻春,烧灯续昼。暗香院落梅开后。无端夜色欲遮春,天教月上官桥柳。

花市无尘,朱门如绣。娇云瑞雾笼星斗。沈香火冷小妆残,半衾轻梦浓如酒。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醉花阴(其二)

金叶犹温香未歇。尘定歌初彻。

暖透薄罗衣,一霎清风,人映团团月。

持杯试听留春阕。此个情肠别。

分付与莺莺,劝取东君,停待芳菲节。

形式: 词牌: 醉花阴

醉花阴(其一)孙守席上次会宗韵

檀板一声莺起速。山影穿疏木。

人在翠阴中,欲觅残春,春在屏风曲。

劝君对客杯须覆。灯照瀛洲绿。

西去玉堂深,魄冷魂清,独引金莲烛。

形式: 词牌: 醉花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