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谢师直

湖海三年隔,相逢塞路中。

黄金酌卯酒,白发对春风。

所愿乖平日,何知即老翁。

悠悠越溪水,好在钓鱼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分别了三年,我们在边塞相遇。
举杯共饮卯时酒,满头白发面对春风。
如今的愿望与往常不同,谁能想到我已是个老人。
遥远的越溪水流淌,唯有钓鱼的乐趣还在心中。

注释

湖海:形容四处漂泊或广阔的水域。
三年:指时间跨度。
塞路:边塞的道路。
黄金:形容珍贵的酒。
卯酒:卯时(早晨5-7点)的酒,古人饮酒有特定时辰。
白发:指年老的头发。
所愿:心中的愿望。
乖:违背,不一致。
平日:平时,往常。
何知:哪里料到。
老翁:老人。
悠悠:形容水流缓慢或漫长。
越溪水:越地的溪流。
钓鱼筒:钓鱼的器具,可能指代隐居生活。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所作的《寄谢师直》。诗中通过对过去与朋友分别三年重逢场景的描绘,表达了时光易逝、人生易老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态度。

首句“湖海三年隔”直截了当地告诉我们诗人与朋友相隔已久,跨越了广阔的空间。接着,“相逢塞路中”则描绘出他们在偏远的小路上意外重逢的情景,这种偶遇不仅是空间上的缩短,更是心灵上的沟通。

“黄金酌卯酒,白发对春风”两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与朋友重逢时的画面。黄金作饮器,不仅象征着豪华,也暗示了一种超脱物质的精神状态。而“白发对春风”则直接点出了时间流逝带来的生理变化,白发代表了岁月的痕迹,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在面对自然界中永恒不变的春风时,对自己年华易逝的无奈。

“所愿乖平日,何知即老翁”两句是诗人的感慨。平日里所期望的和谐美好生活,却不知不觉间已步入老年,这种对比强烈地凸显了时间流逝的力量。

最后,“悠悠越溪水,好在钓鱼筒”两句则是诗人表达自己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悠悠的溪水与安逸的钓鱼,不仅是在物质层面上的享受,更是一种精神状态的追求,是对快节奏生活的一种抗拒。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文学才华,也透露出了他对于人生、时间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寄酬曹伯玉因以招之

寒鸦对立西风树,幽草环生白露庭。

清坐苦无公事扰,高谈时有故人经。

思君异日投朱绂,过我何时载渌醽。

及此江湖气萧爽,最宜相值倒吾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寄题程公辟物华楼

吴楚东南最上游,江山多在物华楼。

遥瞻旌节临尊俎,独卧柴荆阻献酬。

想有新诗传素壁,怪无馀墨到沧洲。

湡浯南望重重绿,章水还能向此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崇政殿详定幕次偶题

娇云漠漠护层轩,嫩水溅溅不见源。

禁柳万条金细撚,宫花一段锦新翻。

身闲始更知春乐,地广还同避世喧。

不恨玉盘冰未赐,清谈终日自蠲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崇禧给事同年马兄挽辞二首(其二)

藏室亡三箧,得之公最多。

露晞当晚景,川逝作前波。

惠寄舆人诵,悲传挽者歌。

竹西携手处,清泪邈山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