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

秋蘋一寸风,吹我邺王台。

台边委黄落,穗帷化飞埃。

平生三径步,屐齿粘苍苔。

羁栖望不到,蝇头写归来。

人间持板手,欲展何由开。

再拜丈人行,卷投当琼瑰。

丈人龙眠龙,挟策奔风雷。

毫端须臾寄,一挽正始回。

年来心法孤,骎骎古炉灰。

渊明不并世,此士谁为才。

紫鸾固超诣,白鸥竟何猜。

所期岂朝华,岁莫傥相陪。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安中的作品,名为《无题》。诗中描绘了秋天的景色与诗人内心的感慨。首句“秋蘋一寸风”,以微风轻拂秋水蘋草起兴,引出对历史遗迹的追忆。接着“吹我邺王台”一句,将读者带入一个历史的场景,邺王台作为背景,增添了诗的厚重感。

“台边委黄落,穗帷化飞埃”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黄叶飘零,如同历史的尘埃,逐渐消散。诗人通过这一景象,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感慨。

“平生三径步,屐齿粘苍苔”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三径,象征着归隐的生活,而“屐齿粘苍苔”则描绘了诗人归隐后的生活状态,既有宁静又有淡淡的哀愁。

“羁栖望不到,蝇头写归来”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诗人渴望摆脱束缚,回归自由,但现实却让他感到无力。

“人间持板手,欲展何由开”则揭示了社会的局限性,以及个人在其中的渺小与挣扎。诗人感叹于社会的束缚,想要有所作为,却又不知从何入手。

“再拜丈人行,卷投当琼瑰”表现了诗人对智者的尊敬与渴望。他希望得到智者的指导,以开启自己的智慧之门。

“丈人龙眠龙,挟策奔风雷”描述了智者形象,他们深谋远虑,如龙一般沉稳而有力量,能够引领时代潮流。

“毫端须臾寄,一挽正始回”则表达了诗人对智者思想的认同与追求。他认为,通过短暂的思考与行动,可以改变现状,恢复正统的精神。

“年来心法孤,骎骎古炉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传统精神的坚守。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内心越来越感到孤独,但他依然坚持着对古代智慧的传承。

“渊明不并世,此士谁为才”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的敬仰,同时也感叹于当今社会缺乏像陶渊明这样的高士。

“紫鸾固超诣,白鸥竟何猜”则以紫鸾与白鸥为喻,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距离的思考。紫鸾象征着超越凡俗的理想,而白鸥则代表了对现实的不解与疑惑。

“所期岂朝华,岁莫傥相陪”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他并不期望朝华般的短暂辉煌,而是希望能在岁末之时,与智者相伴,共同度过余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历史人物及内心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探索。

收录诗词(295)

王安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张公作高阳醇酎送幕中杨时可作诗诗成亦得酒而瀛渌又将熟杨复垂涎次杨韵

平生顾建康,名下难为人。

见其似者喜,敢复圣贤分。

元侯惟曲蘖,好赐均无贫。

萍官新荐熟,莲幕先饮醇。

坐令染指客,诗语生冤亲。

柑黄松小苦,赋笔久埃尘。

何时获瀛渌,更可调阳春。

形式: 古风

次韵杨时可李元中酬赠之作

初年种交梨,可奈荆棘树。

闻道千圣前,不传才一语。

彭殇几许争,端作旦暮遇。

衣珠价连城,谁遣泣穷路。

子知无生法,未短飞升数。

当身认同归,绝学何外慕。

龙眠玉颊翁,是中得深趣。

萧然住山人,妙甚垂天赋。

我为杨侯计,政欲借前箸。

从翁须及今,频脱户外屦。

形式: 古风

次韵王得之游福源观

维南国禋祀,崇丘五云鲜。

路转楼居出,林深步虚传。

辎軿上真侣,鬟髻太古仙。

绿章下秘祝,宝此一掬泉。

至今争晨门,奁香走填然。

帝子留绣盖,宫嫱掷金钱。

吾宗初意行,跂马税芝田。

醒心影娥池,了了壶中天。

呼儿话西游,乃未得汝年。

先生笔扛鼎,小友语更妍。

斯文到真处,栀蜡漫贾鞭。

赓酬就俄顷,惊绝图书渊。

觅句念宗武,爱奇容子迁。

游山本庭户,可但巢其巅。

眼中摛文地,坐待步武连。

幽寻赋异日,端为续胶弦。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望法华山怀慈上人

我无适俗姿,发兴在林嶂。

前身一义堕,好山输百丈。

永怀住山人,败毳裹龙象。

频驱尘外轸,径抵云雨上。

道人初怪问,斗绝何从访。

师居不难寻,天壁愕异状。

风烟自萧散,草木更森长。

道人聊复尔,仁者作是想。

重来傍岑翳,眼净人亦王。

虎溪虽不过,鹫岭聊得望。

遥知师冁然,跛跛又安往。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