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唐末宋初的诗人谭用之所作,名为《贻净居寺新及第》。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景象。
"秋池云下白莲香,池上吟仙寄竹房。"
这两句描写了一个秋日的池塘之景,水面上的白莲花散发出淡雅的香气,诗人在池边吟咏着仙境般的诗篇,将其托付给竹屋中的隐者。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超然世外桃源生活的向往。
"闲颂国风文字古,静消心火梦魂凉。"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文学追求和内心世界。在悠闲的时光中,他赞美着古代的文化遗产与文学瑰宝,同时也透露出他通过这种方式来平息内心的躁动和热情,达到一种精神上的清凉。
"三春蓬岛花无限,八月银河路更长。"
这两句则是对时间流逝和空间广阔的一种感慨。在诗人眼中,无论是春天蓬莱仙岛的繁花还是夜晚星辰下银白色的道路,都显得无边无际,似乎在提醒着我们对于生命和世界的有限认识。
"此境空门不曾有,从头好语与医王。"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美景的珍视,以及想要与同道中人的交流这一美好的情感。在这里,他似乎在强调这份宁静与美好是难得的,值得深切体验和分享。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之美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展现,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净化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