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华阳仙洞口,半岭拂云看。
窈窕穿苔壁,差池对石坛。
方随地脉转,稍觉水晶寒。
未果变金骨,归来兹路难。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华阳仙洞的景象和心境。开篇“华阳仙洞口,半岭拂云看”两句,诗人以宏伟的画面展现了仙洞雄伟的气势,半山而上,便是云雾缥绕,可见仙洞之高远与神秘。
接着,“窈窕穿苔壁,差池对石坛”一段,则细腻地描摹洞中的景致。洞内幽深,苔藓覆盖其壁;外有潺潺小溪,与石制的坛相对峙立,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仙境。
“方随地脉转,稍觉水晶寒”两句,诗人随着山间的地脉游走,感受到了地势的变化,同时也体验到清晨或深夜时分那般的凉气和湿润,这里的“水晶寒”形象生动,传递出一种纯净而又冷冽的感觉。
最后,“未果变金骨,归来兹路难”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修炼成仙、变化金刚之体的向往,以及面对如此险峻山路和艰深洞穴,归途时的心境复杂。这里的“未果”表达了尚未达到理想境界的感慨,而“兹路难”则是实实在在的困顿与挑战。
整首诗通过对仙洞景色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和精神追求的深切体验。
不详
唐代著名诗人。开元十四年(726年)进士及第,授宜寿(今陕西周至)尉,迁左拾遗,终官著作郎,安史之乱后归隐,游江淮一代,后不知所终。才名盛于当时,与许多著名诗人如:李颀、王维、张九龄、储光羲、孟浩然、卢象、高适、韦应物过从甚密,其诗清丽典雅,恬淡适然,后人认为他诗风接近王维。《全唐诗》收录其诗1卷,共26首,内容多为记述与士大夫寻幽访隐的情趣,代表作《春泛若耶溪》选入《唐诗三百首》
谪远自安命,三年已忘归。
同声愿执手,驿骑到门扉。
云是帝乡去,军书谒紫微。
曾为金马客,向日泪沾衣。
冠古积荣盛,当时数戟门。
旧交丞相子,继世五侯孙。
长剑倚天外,短书盈万言。
秋风一送别,江上黯消魂。
名公作逐臣,驱马拂行尘。
旧国问郧子,劳歌过郢人。
一川花送客,二月柳宜春。
奉料竹林兴,宽怀此别晨。
越客新安别,秦人旧国情。
舟乘晚风便,月带上潮平。
花路西施石,云峰句践城。
明州报两掾,相忆二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