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名公作逐臣,驱马拂行尘。
旧国问郧子,劳歌过郢人。
一川花送客,二月柳宜春。
奉料竹林兴,宽怀此别晨。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公(尊贵的官员)在春日里准备启程的场景。"作逐臣,驱马拂行尘"表明他正赶赴任所的途中,身为臣子,他要去追随君主或上级官员。在这过程中,他还不忘问候旧国中的郧子(可能是地方官员或重要人物),通过劳歌(即辛勤的歌唱)来表达对郢人(某地的人民)的思念。
诗中接着写道"一川花送客,二月柳宜春",这里借由河流两岸盛开的花朵和初春时节适宜的垂柳来描绘出送别的温馨画面。"奉料竹林兴"则表明诗人在竹林中感受到了自然之美,这不仅是对景物的欣赏,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喜悦和宽慰。
最后一句"宽怀此别晨",表达了诗人在这个清晨离别时的心境,他以一种豁达的心态来面对这次别离。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高远情怀,同时也流露出对即将到来的新生活或工作的期待与喜悦。
不详
唐代著名诗人。开元十四年(726年)进士及第,授宜寿(今陕西周至)尉,迁左拾遗,终官著作郎,安史之乱后归隐,游江淮一代,后不知所终。才名盛于当时,与许多著名诗人如:李颀、王维、张九龄、储光羲、孟浩然、卢象、高适、韦应物过从甚密,其诗清丽典雅,恬淡适然,后人认为他诗风接近王维。《全唐诗》收录其诗1卷,共26首,内容多为记述与士大夫寻幽访隐的情趣,代表作《春泛若耶溪》选入《唐诗三百首》
越客新安别,秦人旧国情。
舟乘晚风便,月带上潮平。
花路西施石,云峰句践城。
明州报两掾,相忆二毛生。
持衡出帝畿,星指夜郎飞。
神女云迎马,荆门雨湿衣。
听猿收泪罢,系雁待书稀。
蛮貊虽殊俗,知君肝胆微。
长安渭桥路,行客别时心。
献赋温泉毕,无媒魏阙深。
黄莺啼就马,白日暗归林。
三十名未立,君还惜寸阴。
西坂何缭绕,青林问子家。
天寒噪野雀,日晚度城鸦。
寂历道傍树,曈昽原上霞。
兹情不可说,长恨隐沦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