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曲歌辞.双燕离

双燕复双燕,双飞令人羡。

玉楼珠阁不独栖,金窗绣户长相见。

柏梁失火去,因入吴王宫。

吴宫又焚荡,雏尽巢亦空。

憔悴一身在,孀雌忆故雄。

双飞难再得,伤我寸心中。

形式: 乐府曲辞

翻译

两只燕子又成双,它们的双飞让人羡慕。
它们不再独自栖息在华丽的楼阁,金窗绣户常见它们的身影。
柏梁台不幸失火,它们被迫进入吴王的宫殿。
吴王宫殿又遭焚烧,雏鸟无存,巢穴也空荡荡。
孤独的雌燕形容憔悴,怀念着已逝的雄燕。
再也不能双飞,这让我内心深深哀伤。

注释

双燕:两只燕子。
复:再次。
羡:羡慕。
玉楼:华丽的楼阁。
珠阁:装饰有珍珠的楼阁。
独栖:独自居住。
金窗:镶金的窗户。
绣户:绣花的门户。
长相见:经常可见。
柏梁:古代宫殿名。
失火:发生火灾。
吴王宫:吴王的宫殿。
焚荡:焚烧破坏。
雏尽:幼鸟全部死亡。
巢亦空:巢穴空无一物。
憔悴:形容身体衰弱,精神疲倦。
孀雌:失去配偶的雌燕。
忆故雄:怀念已故的雄燕。
再得:再次得到。
伤我寸心:刺痛我的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开篇便以"双燕复双燕,双飞令人羡"展现了两只燕子重逢、共舞的情景,引发人们的羡慕。接着"玉楼珠阁不独栖,金窗绣户长相见"则描写这对燕子在富丽的建筑中自由穿梭,不再孤单,而是常伴左右。

然而,诗意随后转折,以历史事件为背景,提到"柏梁失火去,因入吴王宫。吴宫又焚荡,雏尽巢亦空",这是对古代某次战乱的隐喻,其中柏梁指的是楚国都城郢的城门,而吴宫的焚毁则可能象征着权力更迭和历史的残酷。

诗人随后表达了自己的情感——"憔悴一身在,孀雌忆故雄"。这里的"憔悴"形容心境之哀伤,而"孀雌"则是孤独无伴的意思,通过这种对比强调了内心深处对于往昔英雄事迹的怀念。

最后两句"双飞难再得,伤我寸心中"表达了一种对于美好时光不再能重现的哀叹之情。这里的"双飞"指的是早先燕子之间的和谐共舞,而现在却只能在记忆中寻觅,这份损失和怀念深深触动了诗人的心弦。

总体而言,李白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对于美好事物易逝、历史变迁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1046)

李白(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字:太白
  • 号:青莲居士
  • 生卒年:701年-762年

相关古诗词

登广武古战场怀古

秦鹿奔野草,逐之若飞蓬。

项王气盖世,紫电明双瞳。

呼吸八千人,横行起江东。

赤精斩白帝,叱咤入关中。

两龙不并跃,五纬与天同。

楚灭无英图,汉兴有成功。

按剑清八极,归酣歌大风。

伊昔临广武,连兵决雌雄。

分我一杯羹,太皇乃汝翁。

战争有古迹,壁垒颓层穹。

猛虎啸洞壑,饥鹰鸣秋空。

翔云列晓阵,杀气赫长虹。

拨乱属豪圣,俗儒安可通。

沈湎呼竖子,狂言非至公。

抚掌黄河曲,嗤嗤阮嗣宗。

形式: 古风

登太白峰

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

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

愿乘泠风去,直出浮云间。

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

一别武功去,何时复见还。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登邯郸洪波台置酒观发兵

我把两赤羽,来游燕赵间。

天狼正可射,感激无时闲。

观兵洪波台,倚剑望玉关。

请缨不系越,且向燕然山。

风引龙虎旗,歌钟昔追攀。

击筑落高月,投壶破愁颜。

遥知百战胜,定扫鬼方还。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登单父陶少府半月台

陶公有逸兴,不与常人俱。

筑台像半月,回向高城隅。

置酒望白云,商飙起寒梧。

秋山入远海,桑柘罗平芜。

水色渌且明,令人思镜湖。

终当过江去,爱此暂踟蹰。

形式: 古风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