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成二首(其二)

怀抱难开醉易醒,晓歌悲壮动秋城。

年光断送朱颜去,世事栽培白发生。

三亩未成幽处宅,一身还逐众人行。

可怜蜗角能多少,独与区区触事争。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翻译

心中情感难以倾诉,醉后容易清醒,清晨歌声悲壮,震撼了整个秋天的城市。
时光无情地流逝,带走青春容颜,世事如梦,使人头发斑白。
虽有三亩之地欲建隐居之所,但最终还是随众人行走在世间。
多么可怜,生活就像蜗牛角斗,能有多少空间,我却独自与琐事争斗不休。

注释

怀抱:心中的情感或想法。
晓歌:清晨的歌声。
朱颜:指年轻的红润脸色,代指青春。
白发:象征着岁月和衰老。
蜗角:比喻极其狭小的空间。
区区:谦辞,表示微不足道。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在面对个人生活与社会责任时所表现出的矛盾情感。

“怀抱难开醉易醒”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不易释放的情绪,同时又容易从这种状态中清醒过来。"晓歌悲壮动秋城"则描绘了一种在清晨听到悲壮歌声,触动心怀,感受到秋日萧瑟之气氛围的景象。

"年光断送朱颜去"表达了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无奈和哀叹。而“世事栽培白发生”则指出世间万物在不断地生长变化,反映了诗人对于世事变迁的感慨。

"三亩未成幽处宅,一身还逐众人行"表现了诗人对于个人生活和理想居所的向往,同时又不得不追随世俗、在人群中前行的无奈。

最后,“可怜蜗角能多少,独与区区触事争”则用了《庄子》中的“蜗虫之怒”的典故来比喻自己虽然微小,但仍旧坚持着自己的理想和原则,与世俗所谓的“大者”抗争。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感与对个人理想的执着,同时也表现了在个人情感与社会责任之间摇摆不定的复杂情绪。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偶成二首(其一)

渐老偏谙世上情,已知吾事独难行。

脱身负米将求志,勠力求田岂为名。

高论颇随衰俗废,壮怀难值故人倾。

相逢始觉宽愁病,搔首还添白发生。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宿土坊驿寄孔世长

烧夜郊原百草荒,弊裘朝去犯严霜。

残年意象偏多感,回首风烟更异乡。

往返自非名利役,辛勤应见友朋伤。

章江犹得同游处,最爱梅花蘸水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宿北山示行详上人

都城羁旅日,独许上人贤。

谁为孤峰下,还来宴坐边。

是身犹梦幻,何物可攀缘。

坐对青灯落,松风咽夜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宿定林示无外名务周

天女穿林至,姮娥度陇来。

欲归今晼晚,相值且徘徊。

谁谓我忘老,如闻虫造哀。

邻衾亦不寐,共尽白云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