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任大中

真伪少分别,吁嗟此世情。

西施作老婢,南郭逞新声。

命合生来困,诗应没后名。

旅游何所得,赤日又徒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真假难辨,唉,这世间的情感如此复杂。
西施沦为老仆妇,南郭却在炫耀新技艺。
命运注定一生困顿,死后诗篇或许才得名声。
四处游走又能收获什么,烈日下只能空行无获。

注释

真伪:真假。
少分别:难以分辨。
吁嗟:感叹。
世情:人世间的情感。
西施:古代美女,此处比喻有才华被埋没的人。
作:成为。
老婢:老年女仆。
南郭:寓言中滥竽充数的人,此处指没有真才实学者。
命合:命中注定。
生来:自出生以来。
困:困顿。
诗应:诗歌应当。
没后:死后。
旅游:游历。
何所得:能得到什么。
赤日:烈日。
徒行:空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觏的《送任大中》,它通过对古代美女西施和南郭的引用,抒发了诗人对于人生真伪难辨、世情多变以及个人命运与文学成就之间关系的感慨。诗中的意境淡远,情感低沉,表现出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友人的不舍。

"真伪少分别,吁嗟此世情"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难以辨别真伪的无奈之情,以及对于世间纷杂复杂情感的慨叹。"西施作老婢,南郭逞新声" 则是通过历史上的美女西施和歌者南郭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时间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命合生来困,诗应没后名" 这两句则转向个人命运的反思,诗人认为自己的生命中充满了困顿,但希望通过诗歌能够在死后留下名声。这种对未来文学成就的期待,既是诗人内心不屈的精神写照,也是他对于自己文学才能的一种肯定。

"旅游何所得,赤日又徒行" 最后的两句则是在表达诗人对于朋友即将离别后的惆怅和无奈。"旅游" 指的是朋友即将踏上的旅程,而"何所得" 则是对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感。"赤日又徒行" 更加深了这种感觉,似乎在说尽管太阳依旧照耀,但个人的步履却显得那么孤独和无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古人对于人生、命运以及文学永恒价值的思考。

收录诗词(338)

李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雕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 字:泰伯
  • 号:盱江先生
  • 籍贯:来学者常数十百
  • 生卒年:1009—1059

相关古诗词

送危太博

一片灵台众共知,宦途宁肯避危机。

至诚似有神明助,尽室初从瘴海归。

烈火岂能伤美宝,覆盆终是见炎晖。

人生未出功名外,多少京尘待染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送江茂才

少小尚英奇,高谈与众违。

久穷才信命,远客合思归。

箪食非无乐,京尘误入衣。

云山仍旧好,况是觐庭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送阳曲蔡尉

凤皇贵在德,孔翠岂无文。

诗礼多承训,贤能迥出群。

谈清蜕尘滓,志大蹑烟云。

更喜并州牧,豪英天下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送何秘丞

吴人作蜀官,万里溯惊湍。

地俗虽云异,民情想一般。

智明终戒察,政惠不须宽。

前史多循吏,乘閒更熟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