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石(其二)水月岩

明泉落岩隈,满月挂山额。

疏星淡月汉,下与水光白。

了然心境空,炯炯照琼宅。

鸿鸣夜更清,欲卧已终夕。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景,诗人通过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心境的空明与内心世界的澄清。

"明泉落岩隈,满月挂山额。" 这两句设定了整首诗的意境,泉水如丝般流下,在岩石间形成小溪,小溪环绕而过;月亮则悬挂在山巅,照亮了整个夜晚。

"疏星淡月汉,下与水光白。" 星辰稀疏,不再耀眼,而是与淡淡的月光一起映照着河汉(天河,即银河),水面反射着这份宁静的光芒,使得一切看上去都是那么洁白无瑕。

"了然心境空,炯炯照琼宅。" 诗人内心世界已经达到了一种空明澄澈的状态,那种清晰和透彻如同琼玉一般纯净。炯炯有光,即使是夜晚,也不掩盖住诗人的心灵之光。

"鸿鸣夜更清,欲卧已终夕。" 夜(夜间)更加清静,偶尔传来远处的鸿雁鸣叫声,增添了夜晚的宁静与深远。而诗人则在这份宁静中准备就寝,结束了一天的时光。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以及内心世界的呈现,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一种向往和追求。

收录诗词(779)

李弥逊(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 号:筠西翁
  •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085~1153

相关古诗词

五石(其一)群玉峰

五城十二楼,高下耸寒玉。

天空开翠微,不受尘土触。

半生嗟环辕,万事惊转毂。

寄语山中人,为占一峰绿。

形式: 古风

五石(其三)遥岑

宿雨洗空阔,出此方寸岑。

联绵翠光浮,妙巧不可寻。

飞云去未返,慰我千里心。

谁为具徽弦,有酒聊自斟。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五石(其四)碧涧

苍崖高郁盘,下有千仞倾。

当时捐佩侣,寄此琤琮声。

坐石风露晚,心与秋月明。

沧浪若可濯,勿负冠上缨。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五松寺

秋风吹客衣,去路倚天碧。

跻扳一何苦,政坐爱山癖。

人言五松下,曾是瞿昙宅。

至今梧竹阴,列屋栖禅寂。

尘缨得暂解,俗驾聊可息。

怡颜岩间树,洗耳泉上石。

孤云共还往,窈窕去无迹。

道人粲可流,独步少林席。

客来了不言,碧眼照庭柏。

希声出钟梵,妙意生墙壁。

寒灰暗青灯,偶坐遂终夕。

归来人境空,缺月挂山额。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