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武

皇奋厥武,如雷如霆。犷彼远夷,载震载惊。

帝命相臣,苏我疲民。维时莘公,展也大成。

公自平阳,移镇于秦。世皆谓公,有脚阳春。

公在在秦,百年无兵。世皆谓公,斯民德星。

维此二方,不宁不令。帅臣议征,发言盈庭。

公奏累上,如山不倾。世皆谓公,汉之营平。

既宅三辅,复保五城。以迄于今,夏人请盟。

维将尽能,维公竭诚。公拜稽首,天子之明。

我公归矣,我民思矣。诏公复起,周邦咸喜。

愿公百年,以佐天子。罔俾樊侯,于周专美。

形式: 四言诗

鉴赏

这首诗《皇武》是金代诗人赵秉文所作,通过诗中描述,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皇武的赞美与敬仰。

诗中首先描绘了皇武的威武形象,如同雷霆一般震撼人心,显示出其强大的力量和影响力。接着,诗人赞扬了皇武对远方蛮夷的震慑作用,以及他对于疲困百姓的拯救,展现了皇武的仁德之心。诗人特别提到,当时的莘公在皇武的领导下,成功地实现了国家的稳定与繁荣。

进一步,诗人描绘了莘公在秦地的治理情况,称其为“有脚阳春”,意味着他的恩泽如同春天般温暖,遍及四方。在莘公的治理下,秦地百年无战乱,百姓生活安定,被视为德星般的存在。诗人还提到了莘公在平阳与秦地的双重贡献,以及他对于维护边疆安宁的卓越能力。

诗中还提到,当帅臣们讨论征伐之事时,莘公多次上奏,坚定地反对战争,表现出他对和平的追求和对人民福祉的深切关怀。诗人将莘公比作汉代的名将营平,赞誉其在治理与军事上的才能。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莘公归来的期待与民众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莘公再次出仕的热烈欢迎。诗人希望莘公能够长寿,继续辅佐天子治理国家,并且希望他能够超越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成为周邦的典范。

整体而言,《皇武》一诗通过对莘公事迹的描绘,展现了其卓越的治国才能、高尚的道德品质以及对和平的追求,表达了诗人对莘公的崇敬与赞美之情。

收录诗词(643)

赵秉文(金)

成就

不详

经历

书法家。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世宗大定二十五年进士,调安塞主簿。历平定州刺史,为政宽简。累拜礼部尚书。哀宗即位,改翰林学士,同修国史。历仕五朝,自奉如寒士,未尝一日废书。能诗文,诗歌多写自然景物,又工草书,所著有《闲闲老人滏水文集》

  • 字:周臣
  • 号:闲闲居士
  • 籍贯:晚年称闲闲老
  • 生卒年:1159~1232

相关古诗词

郑子产庙

晋楚更伯争雄尊,势如两虎挟一豚。

玉帛事楚方南辕,晋师已及国北门。

郑有人焉国无小,晋楚虽大谈笑了。

临风三叹酹清樽,注目苍陂望高鸟。

形式: 古风

过湖城

暮行潼关道,百里苍山昏。

势断忽平野,大河东南奔。

我行属冬季,风雪浩以繁。

玄云结层阴,狐貉不得温。

岂不念白首,出使万里番。

惜彼守冻者,据鞍复何言。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过阌乡

秦关百二天下壮,百万雄师未能傍。

函关未了又潼关,潼关之败何等闲。

九龄斥逐姚宋死,边将邀功从此始。

今年西屠石堡城,明年又起渔阳兵。

朝廷欲藉边将重,不觉胡雏心暗动。

禄山前死未可知,虽有渔阳突骑将奚为。

自古明王重用武,莫笑书生陈腐语。

形式: 古风

含元殿

秦山从此来,宫殿何巍巍。

含元遗址在,下建十丈旗。

当昔休明日,轩陛朝诸夷。

一旦人事改,翻坐牧羊儿。

譬如元气衰,百疾攻四肢。

陵夷更五代,兴亡如弈棋。

尘埋梨园骨,火烧花萼碑。

寝殿通樵径,宫墙插酒旗。

至今明月夜,石马空闻嘶。

苍天不可问,渭水空自驰。

谁为后来者,应与此心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