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敏公山水为董竹林山长题

何山弁山秀可掬,上若下若蘋苕绿。

翰林学士偶归来,亭倚鸥波送飞鹄。

鹄飞尽没沧茫境,衣上青天倒摇影。

鹿头舫子湖州歌,想带南风觉凄冷。

冰盘瓜李进仲姬,生绡画就复题诗。

郑虔三绝世无有,于乎何幸再见至大三年时!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由元末明初诗人王逢所作,题为《赵文敏公山水为董竹林山长题》,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川之美与人文之韵。

首句“何山弁山秀可掬”,开篇即以弁山的秀丽景色引入,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机与灵性的自然世界。接下来,“上若下若蘋苕绿”一句,通过对比手法,描绘了山色的层次感,绿意盎然,令人向往。

“翰林学士偶归来,亭倚鸥波送飞鹄”两句,巧妙地将历史人物与自然景观相结合,翰林学士的归隐生活与鸥鸟、飞鹄的自由翱翔形成对比,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心旷神怡的意境。

“鹄飞尽没沧茫境,衣上青天倒摇影”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超脱之感,飞鹄远去,留下一片辽阔的苍茫景象,而诗人的心境如同倒映在衣上的青天,自由自在,不受尘世束缚。

“鹿头舫子湖州歌,想带南风觉凄冷”则通过想象中的场景,表达了对远方、对历史的追忆与感慨,南风虽暖,却也带有一丝凄冷,或许是对过往岁月的怀念,或是对人生无常的感叹。

“冰盘瓜李进仲姬,生绡画就复题诗”描绘了宴饮与创作的情景,冰盘上的瓜果与画布上的诗文,都是艺术与生活的交融,体现了诗人的高雅情趣和对美的追求。

最后,“郑虔三绝世无有,于乎何幸再见至大三年时!”表达了对赵文敏公(即郑虔)艺术成就的高度赞赏,同时也抒发了对能在此刻相遇的幸运之情,将个人情感与历史人物相联结,增添了作品的文化深度和情感厚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壮丽的自然风光,还融入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以及诗人对艺术、生活、自然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的作品。

收录诗词(287)

王逢(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至正中,作《河清颂》,台臣荐之,称疾辞。避乱于淞之青龙江,再迁上海乌泥泾,筑草堂以居,自号最闲园丁。辞张士诚征辟,而为之划策,使降元以拒朱氏。明洪武十五年以文学录用,有司敦迫上道,坚卧不起。自称席帽山人。诗多怀古伤今,于张氏之亡,颇多感慨。有《梧溪诗集》七卷,记载元、明之际人才国事,多史家所未备

  • 字:原吉
  • 籍贯:元明间常州府江阴
  • 生卒年:1319—1388

相关古诗词

谢中政院判买住昂霄枉过予龙江寓隐

三年江馆闭斜曛,一日星轺下紫氛。

老我已非佳子弟,壮公曾是故将军。

未央双阙云端见,长乐疏钟月下闻。

还语中原檿丝尽,六宫知爱石榴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送吴照磨赴李司徒幕兼简张郎中

司徒分镇越王台,瓯婺山光入望来。

堂上修文间将略,幕中求旧得贤才。

鉴湖木落鱼梁见,紫塞风高雁路开。

莫禁白头狂贺老,酒船仍荡月明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寄陆宅之进士钱思复提学全希言学正

花开花落雪盈颅,三地相望一信无。

梁震不惭前进士,杜陵宁是老狂夫。

长淮浪接江逾阔,南极星联斗不孤。

想与穷经全学正,酒香邻社杖同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经游小来泾简木仲毅

髯参归隐小郊坰,乱日曾闻险备经。

风黑浪高罗刹海,月明天度使臣星。

东都先见逢萌得,广武重游阮籍醒。

最是故家春草暗,杜鹃啼杀忍同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