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璿玑敷帝命,金节护边兵。
尽付将军制,真为儒者荣。
扶摇方上击,濛汜忽西倾。
罢市人相吊,纷纷满百城。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司马光所作,名为《宣徽使河东经略使郑文肃公挽歌(其一)》。诗中展示了作者对军事将领郑文肃的赞美之情和对其英勇忠诚品质的肯定。
这两句表达的是郑文肃接受皇帝的命令,用金印来象征他的权力,并且他负责守卫国界。璿玑指的是皇帝的符节,金节则是用金属制成的信物或官印。
这两句说明郑文肃不仅是一位武将,同时也是儒家学者,他的行为完全符合儒家的教义和规范,是一名真正的儒者感到骄傲的人物典范。
这两句描绘了郑文肃在战场上的英勇形象。他能够指挥军队如同云中的神鸟“扶摇”般自由飞翔,同时也能使敌人如同山峰“濛汜”般倾倒。
最后两句则描写了战争结束后,人们在市场上互相拥抱庆祝胜利的情景。战事的结束带来了和平与欢乐,喜悦之情充盈于每一个角落。
司马光通过这首诗赞颂郑文肃的武力和儒学修养,以及他为国防边疆所做出的贡献,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军事英才与文化素质兼备者的崇尚。
不详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杖底潜蛇影,门阴集戴鵀。
玉楼新记就,石椁旧铭沈。
箧有封峦札,籯无遗子金。
寂寥封马鬣,秋色净松林。
石室书编富,金华讲席重。
荐神归博洽,鸣玉称雍容。
贰负累囚象,尸臣古瑑踪。
老成今已矣,咨访欲谁从。
凶梦歌洹水,妖巢集戴鵀。
未尝馀俸禄,无以具衣衾。
袁涣分仓谷,翁归赐府金。
佗年纯固传,宁使令名沈。
喜愠与荣枯,居之悉晏如。
稍门多执笔,至老不抛书。
常愧无能极,曾沾清论馀。
秋风郭门外,雨泣望丧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