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翰少卿宠惠谷帘水一器、龙团二枚,仍以新诗为贶,叹味不已,次韵奉和

岩垂匹练千丝落,雷起双龙万物春。

此水此茶俱第一,共成三绝鉴中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翻译

瀑布如匹练垂挂,千万条丝线落下
雷声轰鸣,如同双龙腾跃,带来春天的气息

注释

岩:岩石。
垂:下垂。
匹练:像匹白练。
千丝:千万条细丝。
落:落下。
雷:雷声。
起:升起。
双龙:两条龙。
万物:所有事物。
春:春天。
此水:这里的水。
此茶:这里的茶。
俱:都。
第一:最好的。
共:共同。
成:成就。
三绝:三绝之物。
鉴:镜子,这里指评价。
中人:世人。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作品。诗中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山谷中的自然景象和品茶的情境,充满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岩垂匹练千丝落":形容瀑布如同悬挂的白纱,千丝万缕般地流淌下来。这一句描写了山谷中瀑布的壮观景象,通过“千丝”二字传达出水势的蓬勃与细腻。

"雷起双龙万物春":此句则是从听觉上捕捉自然之声,雷鸣如同惊醒了沉睡的大地,万物复苏,生机勃发。这里的“双龙”可能指的是瀑布两侧的山峰,或许是对水势奔腾力量的形象比喻。

"此水此茶俱第一":诗人以极高的评价赞美眼前的清泉和品饮中的茶叶,认为它们都是上乘之选。这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物的珍视与享受。

"共成三绝鉴中人":这里的“三绝”可能指的是山水、茶香、诗韵,这些都是诗人心目中的极品。最后一字“人”则是指那些能够欣赏并感同身受的人,寓意为只有真正懂得欣赏者才能与之共鸣。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以及对茶水的赞赏,展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次韵周长官寿星院同饯鲁少卿

琉璃百顷水仙家,风静湖平响钓车。

寂历疏松攲晚照,伶俜寒蝶抱秋花。

困眠不觉依蒲褐,归路相将踏桂华。

更著纶巾披鹤氅,他年应作画图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次韵述古过周长官夜饮

二更铙鼓动诸邻,百首新诗间八珍。

已遣乱蛙成两部,更邀明月作三人。

云烟湖寺家家境,灯火沙河夜夜春。

曷不劝公勤秉烛,老来光景似奔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述古以诗见责屡不赴会,复次前韵

我生孤僻本无邻,老病年来益自珍。

肯对红裙辞白酒,但愁新进笑陈人。

北山怨鹤休惊夜,南亩巾车欲及春。

多谢清时屡推毂,豨膏那解转方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胡穆秀才遗古铜器,似鼎而小,上有两柱,可以覆而不蹶,以为鼎则不足,疑其饮器也,胡有诗,答之

只耳兽齧环,长唇鹅擘喙。

三趾下锐春蒲短,两柱高张秋菌细。

君看翻覆俯仰间,覆成三角翻两髻。

古书虽满腹,苟有用我亦随世。

嗟君一见呼作鼎,才注升合已漂逝。

不如学鸱夷,尽日盛酒真良计。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