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石桥

巨石横空岂偶然,万雷奔壑有飞泉。

好山雄压三千界,幽处常栖五百仙。

云际楼台深夜见,雨中钟鼓隔溪传。

我来不作声闻想,聊试茶瓯一味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巨大的岩石凌空而立绝非偶然,万道雷霆奔腾山谷间仿佛有飞瀑流泉。
这壮丽的山峦雄伟无比,似乎超越了三千世界,而在幽深之处常常有五百仙人居住。
在云层之巅的楼阁,在深夜中隐约可见,雨中的钟鼓声隔着溪流传来。
我来到这里并不追求名声或听闻,只是想静静地品味茶香,体验一种单纯的禅意。

注释

巨石:巨大的岩石。
偶然:意外或自然形成。
万雷:形容数量极多的雷声。
飞泉:从高处飞泻而下的泉水。
三千界:泛指广阔无垠的世界。
幽处:隐秘、偏僻的地方。
五百仙:神话传说中的神仙数量,此处可能象征众多隐士。
云际楼台:高耸入云的楼阁。
声闻想:追求名声和听闻。
茶瓯:茶杯。
一味禅:一种单纯的禅修体验。

鉴赏

这首诗名为《题石桥》,作者是宋代诗人陈知柔。诗中描绘了一幅壮观而神秘的自然景象。首句"巨石横空岂偶然",强调了巨石的天然奇观,似乎并非随意形成,暗示着一种超自然的力量或造化之妙。接下来的"万雷奔壑有飞泉",通过雷鸣和飞瀑,进一步渲染了山势的险峻与水势的磅礴。

"好山雄压三千界",展现了山峰的雄伟气势,仿佛超越了世俗的界限。"幽处常栖五百仙"则赋予了山中隐秘之处以神话色彩,增添了神秘感。"云际楼台深夜见,雨中钟鼓隔溪传",描绘了山中楼阁在云雾缭绕中若隐若现,以及雨中悠扬的钟鼓声穿越溪流,营造出宁静而深远的意境。

最后两句"我来不作声闻想,聊试茶瓯一味禅"表达了诗人来到此地的心境,他摒弃了尘世的杂念,只想静静地品味茶香,体验禅意的生活。整首诗通过写景抒怀,寓含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超脱世俗的向往。

收录诗词(17)

陈知柔(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洪景伯通判清閟堂

别乘清名满世间,却来堂下植檀栾。

已无俗物败人意,且与此君同岁寒。

夜月半庭金影碎,秋风一枕玉声残。

雁行吏退铃斋静,想见巍冠独倚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题秦隐君祠次邓经略韵

人境初无车马喧,卜居原得近姜村。

山围古寺苔生砌,花落前汀潮打门。

已许揭身如日月,不妨为客任乾坤。

清诗海内流传久,亭下空馀石砚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天台游山

烟萝穿几重,柴车倦驱驾。

忽寻钟磬音,山腰得僧舍。

主僧闻我来,曳杖出相迓。

揖我坐虚阁,登临欠台榭。

老屋数椽馀,风物自闲暇。

古木出云杪,遥岑来竹罅。

下临一泓水,涵光冷相射。

但能了此生,未遽惭大厦。

我本山中人,偶失学圃稼。

为米聊复留,两同僧过夏。

得舟家可浮,遇竹宅便借。

是处皆南山,何必东篱下。

悠悠去忘归,宁畏长官骂。

松月苦留客,徘徊度清夜。

明朝过桃溪,溪女莫相诧。

形式: 古风 押[祃]韵

莲花峰

多病登台今古情,菊花摇荡午凉生。

山前木落石岩出,海上潮来秋渚平。

野兴已随芳草远,归鞭更傍落霞明。

愧无十丈开花句,独卧禅房心自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