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锦标

霜水明秋,霞天送晚,画出江南江北。

满目山围故国,三阁余香,六朝陈迹。

有庭花遗谱,口哀音、令人嗟惜。

想当时、天子无愁,自古佳人难得。

惆怅龙沉宫井,石上啼痕,犹点胭脂红湿。

去去天荒地老,流水无情,落花狼籍。

恨青溪留在,渺重城、烟波空碧。

对西风、谁兴招魂,梦里行云消息。

形式: 词牌: 夺锦标

翻译

秋霜洗净的水面映照着秋意,晚霞映照天空,描绘出江南江北的美丽景色。
满眼望去,群山环绕着古老的国家,三阁残留的香气,见证了六朝的辉煌与遗迹。
庭院中仍有花朵的遗韵,口中的哀歌让人感叹惋惜。
遥想当年,天子无忧无虑,自古以来美女难寻。
令人惆怅的是,宫殿深沉如龙沉入井底,石头上的泪痕还留有鲜艳的红润。
时光荏苒,天地永恒,流水无情,落花飘零。
遗憾的是,那清澈的青溪依旧在,重城淹没在烟波浩渺之中,碧波荡漾。
面对西风,又有谁能唤起亡魂的记忆?梦中行云的消息,让人魂牵梦绕。

注释

霜水:秋霜覆盖的水面。
霞天:晚霞映照的天空。
故国:古老的国家。
三阁:古代的楼阁。
六朝:指中国历史上三国至隋朝的六个朝代。
口哀音:口中的哀歌。
天子:古代最高统治者。
佳人:美女。
龙沉宫井:形容宫殿的沉寂和衰败。
石上啼痕:石头上的泪痕。
流水无情:形容时间流逝不等人。
渺重城:遥远的重城,可能指消失的城市。
烟波空碧:烟雾笼罩下的碧波。
招魂:召唤亡灵或怀念故人。
梦里行云:梦境中的云彩,象征远方或想象中的事物。

鉴赏

这首元代白朴的《夺锦标》描绘了一幅江南秋日画卷,通过对霜水、霞天、江南江北的描绘,展现出浓厚的历史沧桑感。"满目山围故国,三阁余香,六朝陈迹",诗人以山河为背景,勾勒出昔日繁华的帝王宫殿和六朝古都的遗迹,流露出对往昔荣光的追忆。

"有庭花遗谱,口哀音、令人嗟惜",诗人借庭花和哀音表达了对逝去岁月的惋惜,暗示了美人迟暮、盛世不再的感慨。"惆怅龙沉宫井,石上啼痕,犹点胭脂红湿",通过龙沉宫井和石上啼痕的细节,进一步渲染了宫殿的衰败和历史的凄凉。

"去去天荒地老,流水无情,落花狼籍",诗人运用自然景象,寓言世事变迁,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事如梦的深深感叹。"恨青溪留在,渺重城、烟波空碧",青溪依旧,而人事已非,诗人对古城的怀念之情溢于言表。

最后,"对西风、谁兴招魂,梦里行云消息",诗人面对西风,呼唤亡魂,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以及对故人的深深思念。整首词情感深沉,意境悠远,展现了白朴独特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152)

白朴(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改名朴,字太素。汉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附近),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岁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终身未仕。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曲作家、杂剧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合称为元曲四大家。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董月英花月东墙记》等

  • 字:仁甫
  • 号:兰谷
  • 生卒年:1226—约1306

相关古诗词

江梅引.题阙

一溪流水隔天台。小桃栽。为谁开。

应念刘郎,早晚得重来。

翠袖天寒憔悴损,倚修竹,□残红,堕绿苔。

怨极恨极愁更衰,甚连环,无计解。

百劳分背燕飞去,云树苍崖。

□□千里,何处托幽怀。

温峤风流还自许,后期杳,□尘生,玉镜台。

形式: 词牌: 江城梅花引

西江月

天上灵椿未老,月中丹桂初花。充闾佳庆尽堪夸。

圣善元来姓贾。广座平分玉果,绛颅剩拂丹砂。

从今人说细侯家。自有青衫竹马。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西江月.九江送刘牧之同知之杭

我自纫兰为佩,君方剖竹分符。才情风调有谁如。

彷佛三生小杜。置酒昔登岘首,题诗今对匡庐。

青衫恨不到西湖。共湿黄梅细雨。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西江月.李元让赴广东帅幕

皎皎风前玉树,煌煌腰下金符。陈琳檄草右军书。

香满红莲幕府。政自雄心抚剑,不妨雅唱投壶。

长缨系越在须臾。看扫蛮烟瘴雨。

形式: 词牌: 西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