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翠色凌寒岂易衰,柔条堪结更葳蕤。
松身柏叶能相似,劲拔缘何不自持。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和刁太博新墅十题(其九)绵桧》,主要描绘了绵桧(一种常绿乔木)在寒冷季节中展现出的翠绿与坚韧之美。首句“翠色凌寒岂易衰”赞美了绵桧在严冬中依然保持翠绿,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不易因寒冷而凋零。次句“柔条堪结更葳蕤”进一步描绘了它的枝条柔软且繁茂,呈现出旺盛的生长态势。
接下来,“松身柏叶能相似”将绵桧与松树和柏树相提并论,赞赏它像松树和柏树一样拥有挺拔的身躯和紧密的叶片,暗示其坚韧不屈的品质。最后一句“劲拔缘何不自持”则以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绵桧为何能保持如此刚劲挺拔的敬佩之情,认为它具备自我控制的力量,即使环境严酷也能坚守自我。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寓意丰富的比喻,赞扬了绵桧在寒冬中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欣赏和对坚韧品格的崇尚。
不详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静节归来自结庐,稚川闲去亦多书。
请君架上添芸草,莫遣中间有蠹鱼。
杂芳春发浅深丛,曲坞逶迤紫间红。
色贱格微应不数,少添兰菊待秋风。
浅浅清泉自鉴开,鳞鳞寒甃未生苔。
山中亭午野禽渴,不畏人惊欲下来。
冬日迎暄此未宜,苦吟那对朔风时。
祇誇砌下留残雪,不看檐间斗柄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