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杂芳春发浅深丛,曲坞逶迤紫间红。
色贱格微应不数,少添兰菊待秋风。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和刁太博新墅十题(其八)花坞》,描绘了春天花丛的景象。"杂芳春发浅深丛",写出了春天各种花卉在深深浅浅的草丛中竞相开放,色彩斑斓。"曲坞逶迤紫间红",进一步描绘了花坞曲折蜿蜒,紫色与红色的花朵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画卷。
"色贱格微应不数",诗人以花的“贱”和“微”来表达对这些花卉平凡而质朴之美的赞赏,暗示它们虽然地位不高,但生命力旺盛,自有一番动人之处。"少添兰菊待秋风",则预示着这些花儿在春天过后,会静静地等待秋天的到来,那时再绽放出兰菊的芬芳,展现出坚韧的品格。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赞美了春天花坞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寓含了诗人对自然季节流转的感慨和对坚韧品格的赞美。
不详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浅浅清泉自鉴开,鳞鳞寒甃未生苔。
山中亭午野禽渴,不畏人惊欲下来。
冬日迎暄此未宜,苦吟那对朔风时。
祇誇砌下留残雪,不看檐间斗柄垂。
勾引风声已可听,高阴仍更接岗形。
知君久欲平心气,早晚根傍长茯苓。
小舫闲撑莫厌迟,比于刳艇劣相宜。
漕河有处通陂水,深入荷花人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