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田家春事起,丁壮就东陂。
殷殷雷声作,森森雨足垂。
海虹晴始见,河柳润初移。
予意在耕凿,因君问土宜。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田园景象。开篇“田家春事起,丁壮就东陂”两句,表明春天到来,农户开始忙碌于春耕之事,年轻有力的农夫们前往东边的田埂劳作。"殷殷雷声作,森森雨足垂",则是对即将来临的春雨进行描绘,雷声滚滚,预示着大雨即将倾盆而下,这种雨水充沛,正是农田所需。接着“海虹晴始见,河柳润初移”表达了雨后天气的变化,彩虹出现在晴朗的天空中,而河岸上的柳树也因春雨的滋润而变得更加绿意盎然。
最后两句“我心在耕凿,因君问土宜”,诗人将自己的心思寄托于田间劳作之中,并且因为朋友(君)的询问,诗人开始思考如何适应当地土壤的特性来进行耕种。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尊重,也反映了他对于农事的关心与期待。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古代农民对春天的期待,以及他们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状态。
不详
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吾道昧所适,驱车还向东。
主人开旧馆,留客醉新丰。
树绕温泉绿,尘遮晚日红。
拂衣从此去,高步蹑华嵩。
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
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
绪风初减热,新月始临秋。
谁忍窥河汉,迢迢问斗牛。
远游经海峤,返棹归山阿。
日夕见乔木,乡关在伐柯。
愁随江路尽,喜入郢门多。
左右看桑土,依然即匪他。
逆旅相逢处,江村日暮时。
众山遥对酒,孤屿共题诗。
廨宇邻蛟室,人烟接岛夷。
乡园万馀里,失路一相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