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实甫观察原韵(其六)

投笔从戎恋虎头,巨川欲济苦无舟。

涕零阙下陈同甫,谈笑军前李邺侯。

仗剑定应除丑虏,执鞭窃愿逐豪游。

满腔热血向谁洒,诸葛先生近豫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与个人理想的热烈追求。首联“投笔从戎恋虎头,巨川欲济苦无舟”以“投笔从戎”典故,表达了诗人渴望投身战场,为国效力的决心,但又感叹于缺乏实现抱负的途径,如同想要渡过宽阔的大河却找不到船只一般,形象地描绘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颔联“涕零阙下陈同甫,谈笑军前李邺侯”运用历史人物陈同甫和李邺侯的典故,前者是宋代爱国词人辛弃疾的别名,后者则是唐代著名将领,通过这两个形象,诗人表达了自己虽身处朝堂之下,却能像陈同甫一样慷慨激昂,像李邺侯一样在战场上谈笑风生的理想状态,同时也暗含了对当前时局的不满与对英雄人物的向往。

颈联“仗剑定应除丑虏,执鞭窃愿逐豪游”进一步阐述了诗人的志向,即手持利剑,定要铲除那些危害国家的敌人;即使手持马鞭,也愿意追随豪杰,参与各种壮举。这体现了诗人既有对内政外交的忧虑,也有对外敌入侵的坚决抵抗,以及对英雄豪杰生活的向往。

尾联“满腔热血向谁洒,诸葛先生近豫州”则表达了诗人的困惑与无奈,他满腔热血,却不知该向何处挥洒,仿佛是在寻找一个能够施展才华、实现抱负的舞台。这里借用了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的故事,暗示自己如同诸葛亮一般,怀有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却未能找到实现理想的机会,表达了对时局的深深忧虑和对自身处境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历史典故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对英雄人物的向往以及对自身理想与现实之间冲突的深刻思考,情感真挚,寓意深远。

收录诗词(1098)

许南英(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台湾三仁诗

台湾奸民杀官弁,草疏千言飞告变。

疏言草野臣同春,郡丞程峻之故人。

程峻杀贼贼入署,斗大岩城贼争据。

臣率义民克复之,解围专望驰雄师。

微臣虽无守土职,郡丞一印臣擅摄。

昧死陈情达天阙,神策军来争破敌。

自愿随营杀群贼,乌牛栏前白刃接。

贼败大呼伏兵出,矢竭弦亡外援绝,马蹄一蹶身被执。

丁未季冬月十日,骂贼常山死不屈。

事闻当宁颁尺一,庙食千秋奖忠烈。

吁嗟乎,庙食千秋奖忠烈,乃是诸侯老宾客。

形式: 古风

台湾三仁诗

老罴当道卧,貉子那复过。

大军未集孤城倾,壮士一呼贼锋挫。

贵不必横冲都,众不必鸦儿兵;

鹿仔港接彰化城,毛葫芦即君子营。

一战大里杙,再战牛马庄。

炮声如雷地中起,杀贼不克被杀戕。

贼戕真义士,诏书煌煌传庙祀。

粤东嘉应国子生,乔基其名李其氏。

形式: 古风

台湾三仁诗

恋父必甘白刃蹈,满姑死烈刃死孝。

骂贼不畏遭群凶,满姑死孝还以忠。

三尺刀光一尺水,满姑知生不知死。

君恩隆祀台湾城,满姑虽死仍如生。

史乘千秋载奇节,刘郡丞女年十七。

形式: 古风

吴鸿业百蝶图题词(其一)

莫言情态太轻狂,曾逐庄生梦一场。

剩粉残香都幻化,多情空自笑滕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