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阁为王宪使赋

独得萧台趣,心清不受尘。

我多临水屋,谁是濯缨人。

波渺涵天阔,沙渟印月真。

忘机有鸥鹭,浑不厌相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独自享受着萧台的乐趣,心境清澈不沾染尘世纷扰。
我常常住在临近水面的房屋,但谁能像屈原那样清洗冠缨以示高洁呢?
湖面广阔,水波渺茫,仿佛与天空相接,沙滩静止,映照出真实的月影。
我忘却了世俗机心,鸥鹭相伴,心中对亲近自然毫无厌倦。

注释

独得:独自享受。
萧台:古代宫殿名,此处泛指清幽之地。
趣:乐趣。
心清:心境清澈。
不受尘:不被世俗所扰。
我多:我常常。
临水屋:靠近水边的房屋。
濯缨人:清洗冠缨的人,比喻洁身自好的人,如屈原《渔父》中的典故。
波渺:水波渺茫。
涵:包含,连接。
天阔:天空广阔。
渟:停滞,静止。
印月真:真实地映照月亮。
忘机:忘记世俗的心机。
鸥鹭:鸥鸟和鹭鸟,象征自由和纯洁。
浑:全然,完全。
不厌相亲:不感到厌倦,愿意亲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在萧台上获得一种超然物外的趣味,心灵清澈,不为尘世所染。诗人多次到水边的小屋中居住,那里的人谁会是整日浸洗衣物的劳作之人呢?波光辉映,涵养着宽广的天际;沙滩上的脚印映照出月亮的真实模样。诗人忘记了世间的烦恼,有鸥鹭这样的鸟儿做伴,不会对这种宁静的生活感到厌倦。

诗中蕴含了一种超脱红尘、享受自然之美的意境。萧台成为诗人心灵净化的空间,水屋则是他远离尘世纷扰的地方。波光与沙滩映月的描写,更增添了诗中的静谧氛围。而鸥鹭不厌相亲,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灵的喜爱,以及对于这种生活状态的满足。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淡泊明志、超然世外的高洁情操。

收录诗词(313)

刘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灵岩

千岩围一寺,入境便无尘。

古木犹知己,高崖若正人。

山灵袪虎迹,石髓幻龙身。

上有通天窍,民愁独未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閒步

出门俱寂寞,短褐步东皋。

语简反疑傲,诗枯亦近骚。

水轮寒碓急,山寨晚烟高。

邈矣飞来雁,令人赋折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和朱运筦郊行

扁舟随处泊,山影动清波。

柳惜春风老,花嗔宿雨多。

野棋惊鹤梦,僧磬答渔歌。

灵运经行地,今年几度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和何明府爱莲诗

濂溪题品非轻许,祗爱亭亭臭味同。

日晚色归霞照里,夜凉香在月明中。

独惭冬叶留寒翠,却笑春花学醉红。

天付清姿尝净植,曾闻结社有陶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