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常时任显晦,秋至辄分明。
纵被微云掩,终能永夜清。
含星动双阙,伴月照边城。
牛女年年渡,何曾风浪生。
这首诗描绘了天河(即银河)的壮丽景象,展现了诗人杜甫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悟和艺术表达。
“常时任显晦,秋至辄分明。” 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说明在常日里,由于天气变化或光线影响,银河不易辨认,但到了秋季,气候干燥、夜空清澈,因此银河的轮廓变得异常分明。
“纵被微云掩,终能永夜清。” 即使在有薄雾遮蔽的情况下,银河依旧能够穿透夜色,保持其清晰可辨。这两句强调了天河的恒久与坚韧不拔。
“含星动双阙,伴月照边城。” 银河中包含着繁星点点,流动中似乎有宫殿之状(双阙),同时它与明亮的月光一起照亮了边疆的城堡。这两句通过对银河与星辰、月亮的描述,表现了天河的壮观和其在夜空中的重要地位。
“牛女年年渡,何曾风浪生。” 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在这里被提及,他们每年的相会(即鹊桥相会)从不受风浪影响。这两句借用了古代传说,增添了一份诗意和寓意。
整首诗通过描写天河的美景,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宇宙之大以及情感寄托的深远意义。
不详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宿雨南江涨,波涛乱远峰。
孤亭凌喷薄,万井逼舂容。
霄汉愁高鸟,泥沙困老龙。
天边同客舍,携我豁心胸。
转惊波作怒,即恐岸随流。
赖有杯中物,还同海上鸥。
关心小剡县,傍眼见扬州。
为接情人饮,朝来减半愁。
向晚波微绿,连空岸脚青。
日兼春有暮,愁与醉无醒。
漂泊犹杯酒,踌躇此驿亭。
相看万里外,同是一浮萍。
闻道收宗庙,鸣銮自陕归。
倾都看黄屋,正殿引朱衣。
剑外春天远,巴西敕使稀。
念君轻世乱,匹马向王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