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怅怀往事我何知,作兴重来触绪非。
无地可畦家十口,萧然相对欲谁归。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李吕所创作的《代人上建守四首(其四)》。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往昔岁月的深深怀念,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与悲哀。
“怅怀往事我何知,作兴重来触绪非。” 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之情,但又认识到时光难以倒流,这种怀旧之情只能是徒劳的感慨。这里,“怅怀”一词传达了一种沉痛的情感,而“作兴重来触绪非”则表明了这种怀念虽然强烈,却无法实现。
“无地可畦家十口,萧然相对欲谁归。” 这两句诗描写了诗人面临的现实困境。这里,“无地可畦家十口”说明诗人家庭人口众多,但却没有固定的居所或生活来源,表现出一种漂泊无依的窘迫感。“萧然相对欲谁归”则描绘了一种空旷孤寂的情景,即在寒冷清贫中,面对着家人,内心充满了无助和迷茫,渴望有一个可以依靠的地方。
整首诗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实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怀念以及对于现状的无奈。这种对比增强了诗中情感的复杂性,同时也反映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痛苦。
不详
卒于宁宗庆元四年,年七十七岁。端庄自重。年四十,即弃科举。好治易,尤留意通鉴。教人循循善诱,常聚族百人,昕夕击鼓,聚众致礼享堂,不以寒暑废。吕著有《澹轩集》十五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
鄂渚才来便救焚,富沙拯溺济饥民。
从容妙得调元手,好转洪钧拱帝宸。
可怪乡风最不情,生儿不举世相仍。
自从节省归新历,添得王民几万丁。
潜藩雄镇七闽头,亲睹贤侯利泽周。
不借寇恂留颍尾,却教郭伋再并州。
孟子正心邪说息,昌黎首唱六经明。
可怜后学多趋末,重振斯文藉主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