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词二首(其一)

三峡猿声泪欲流,夔州竹枝解人愁。

渠侬自有回天力,不学垂杨绕指柔。

形式: 词牌: 竹枝

翻译

三峡的猿猴悲鸣让泪水几乎流淌,
夔州的竹枝歌似乎能理解人们的忧愁。

注释

三峡:长江上的三个重要峡谷(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猿声:猿猴的哀鸣声,常用来象征悲伤或离别之情。
泪欲流:泪水快要流下来。
夔州:古代中国的一个地名,今重庆奉节一带。
竹枝:一种民歌形式,源自巴蜀地区。
解人愁:能理解并缓解人的忧愁。
渠侬:方言,指那个人,那个家伙。
自有:自己拥有。
回天力:扭转乾坤的能力,比喻极大的影响力或力量。
垂杨:河边的杨柳,常用来形容女子柔情。
绕指柔:形容女子手指细长柔软,此处比喻无力或软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竹枝词二首》其一。诗中以三峡的猿声和夔州的竹枝为背景,表达了深深的愁绪。"三峡猿声泪欲流"描绘了哀婉凄凉的自然景象,猿猴的悲鸣似乎能引发人的泪水,渲染出一种愁苦的氛围。"夔州竹枝解人愁"进一步强调了竹枝的意象,它仿佛能感知并化解人们的忧愁,具有某种情感共鸣的力量。

接下来的两句"渠侬自有回天力,不学垂杨绕指柔","渠侬"是对对方的称呼,这里可能指的是竹子,诗人赋予竹子一种坚韧不屈的精神,暗示它有改变困境或人心的力量,不同于柔软的垂杨只能随风摇曳。诗人借此表达对坚韧品格的赞美,以及对自我精神追求的坚守。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三峡的自然景观和夔州的竹枝,寓言般地传达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人生哲理,展现出黄庭坚独特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竹枝词二首并跋(其一)

撑崖拄谷蝮蛇愁,入箐攀天猿掉头。

鬼门关外莫言远,五十三驿是皇州。

形式: 词牌: 竹枝

老杜浣花溪图引

拾遗流落锦官城,故人作尹眼为青。

碧鸡坊西结茅屋,百花潭水濯冠缨。

故衣未补新衣绽,空蟠胸中书万卷。

探道欲度羲皇前,论诗未觉国风远。

干戈峥嵘暗宇县,杜陵韦曲无鸡犬。

老妻稚子且眼前,弟妹飘零不相见。

此公乐易真可人,园翁溪友肯卜邻。

邻家有酒邀皆去,得意鱼鸟来相亲。

浣花酒船散车骑,野墙无主看桃李。

宗文守家宗武扶,落日蹇驴驮醉起。

愿闻解鞍脱兜鍪,老儒不用千户侯。

中原未得平安报,醉里眉攒万国愁。

生绡铺墙粉墨落,平生忠义今寂寞。

儿呼不苏驴失脚,犹恐醒来有新作。

常使诗人拜画图,煎胶续弦千古无。

形式: 古风

考试局与孙元忠博士竹间对窗夜闻元忠诵书声调悲壮戏作竹枝歌三章和之(其一)

南窗读书声吾伊,北窗见月歌竹枝。

我家白发问乌鹊,他家红妆占蛛丝。

形式: 词牌: 竹枝 押[支]韵

考试局与孙元忠博士竹间对窗夜闻元忠诵书声调悲壮戏作竹枝歌三章和之(其二)

屋山啼乌儿当归,玉钗罥蛛郎马嘶。

去时灯火正月半,阶前雪消萱草齐。

形式: 词牌: 竹枝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