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杜浣花溪图引

拾遗流落锦官城,故人作尹眼为青。

碧鸡坊西结茅屋,百花潭水濯冠缨。

故衣未补新衣绽,空蟠胸中书万卷。

探道欲度羲皇前,论诗未觉国风远。

干戈峥嵘暗宇县,杜陵韦曲无鸡犬。

老妻稚子且眼前,弟妹飘零不相见。

此公乐易真可人,园翁溪友肯卜邻。

邻家有酒邀皆去,得意鱼鸟来相亲。

浣花酒船散车骑,野墙无主看桃李。

宗文守家宗武扶,落日蹇驴驮醉起。

愿闻解鞍脱兜鍪,老儒不用千户侯。

中原未得平安报,醉里眉攒万国愁。

生绡铺墙粉墨落,平生忠义今寂寞。

儿呼不苏驴失脚,犹恐醒来有新作。

常使诗人拜画图,煎胶续弦千古无。

形式: 古风

翻译

捡拾遗落于锦官城的才子,故人升任县令眼中光彩照人。
在碧鸡坊西边盖起了茅草屋,百花潭水洗净了帽子和带子。
旧衣没补新衣又开裂,满腹经纶却无处施展。
探索大道想超越伏羲之前,谈论诗歌却感觉国风已远。
战乱动荡笼罩天下,杜陵韦曲连鸡犬声也听不到。
老妻幼子就在眼前,兄弟姐妹流离失所难以相见。
这位先生性情开朗,邻居们乐于与他为邻。
邻居有酒便邀请共饮,鸟兽鱼虫也亲近他的快乐。
浣花江畔酒船散去,野地里无人照料的桃李。
宗文守家,宗武扶醉,夕阳下骑着跛驴归去。
只愿听到卸下战甲,不再追求高官厚禄。
中原尚未太平,醉中仍忧虑万国之忧。
墙上挂着生丝画卷,墨迹斑驳,忠义之情如今孤寂。
孩子呼唤不醒,驴子失足,还怕醒来又有新的创作。
常常让诗人拜见画图,胶粘琴弦的技艺流传千古。

注释

拾遗:流浪的才子。
锦官城:成都别称。
故人:老朋友。
尹:县令。
碧鸡坊:地名。
茅屋:简陋房屋。
百花潭:成都景点。
濯:洗涤。
故衣:旧衣服。
新衣绽:新衣破烂。
空蟠:满心怀。
书万卷:学问丰富。
探道:探索真理。
羲皇:古代传说中的帝王。
国风:古代诗歌的一种风格。
干戈:兵器,代指战争。
峥嵘:动荡不安。
杜陵韦曲:地名。
鸡犬:象征安宁。
老妻稚子:家人。
飘零:流离失所。
此公:此人。
乐易:性情开朗。
园翁溪友:田园朋友。
卜邻:选择邻居。
邻家有酒:邻居宴请。
浣花酒船:酒船在浣花江上。
散车骑:宾客散去。
蹇驴:跛驴。
解鞍脱兜鍪:卸下战甲。
千户侯:高官。
平安报:好消息。
眉攒万国愁:忧虑天下事。
生绡:生丝。
寂寞:孤独。
儿呼不苏:孩子叫唤不醒。
新作:新的创作。
诗人拜画图:诗人欣赏画作。
煎胶续弦:修补琴弦。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对唐代诗人杜甫的《老杜浣花溪图》所作的引子,通过对杜甫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他流落成都时的生活状态和心境。首句“拾遗流落锦官城”点出杜甫的落魄,次句“故人作尹眼为青”表达了朋友的关怀。接下来,诗中描述了杜甫在碧鸡坊西简陋居所的清贫生活,以及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理想的追求。

“干戈峥嵘暗宇县”反映了当时战乱的社会背景,“杜陵韦曲无鸡犬”则以荒凉景象反衬杜甫的孤独。诗人赞美杜甫的乐观与亲和,他与邻居相处融洽,甚至在饮酒赏花中忘却忧患。

“宗文守家宗武扶”描绘了一幅温馨的家庭画面,而“解鞍脱兜鍪”则表达了杜甫对和平生活的向往。然而,诗人心中仍忧虑着国家的安危,即使在醉中也难掩愁绪。

最后,诗人感叹杜甫的艺术才华,他的画作虽寂寞无声,但其忠义精神和艺术成就却永载史册,令人敬仰。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杜甫的个性与时代背景,是对这位伟大诗人的深情赞颂。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考试局与孙元忠博士竹间对窗夜闻元忠诵书声调悲壮戏作竹枝歌三章和之(其一)

南窗读书声吾伊,北窗见月歌竹枝。

我家白发问乌鹊,他家红妆占蛛丝。

形式: 词牌: 竹枝 押[支]韵

考试局与孙元忠博士竹间对窗夜闻元忠诵书声调悲壮戏作竹枝歌三章和之(其二)

屋山啼乌儿当归,玉钗罥蛛郎马嘶。

去时灯火正月半,阶前雪消萱草齐。

形式: 词牌: 竹枝 押[齐]韵

自门下后省归卧酺池寺观卢鸿草堂图

黄尘逆帽马辟易,归来下帘卧书空。

不知绣鞍万人立,何如卢郎驾飞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