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自题辛巳诗稿后

牢骚一片凭吾写。羞说道、文章价。

菲薄刘皇轻项霸。

新词几阕,新诗几首,莫管人閒话。

覆酱瓣香皆命也。何用浮名更争那。

尊酒常空花易谢。

而今且自,诗篇检点,烂醉梅花下。

形式:

鉴赏

这首诗《青玉案·自题辛巳诗稿后》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饶芝祥所作,充满了个人情感与对文学创作的深刻思考。

首先,“牢骚一片凭吾写”,诗人以“牢骚”二字开篇,直接表达了内心的不平和不满,但紧接着的“羞说道、文章价”,则透露出诗人对于文人身份的复杂情感,既自豪于自己的文学创作,又对文坛的评价持有保留态度。

“菲薄刘皇轻项霸”,这里运用了典故,暗指自己在文学上的追求与评价标准,可能是在对比历史上的一些文人,表达自己对文学价值的独特见解,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眼光。

“新词几阕,新诗几首,莫管人閒话”,诗人强调自己专注于创作,不在乎外界的议论,展现出一种独立的创作精神和对自我价值的坚定信念。

“覆酱瓣香皆命也”,这一句将生活中的琐事与命运联系起来,暗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即无论遭遇何种境遇,都应视为命运的一部分,保持平和的心态。

“何用浮名更争那”,诗人对名誉的淡泊态度跃然纸上,认为真正的价值不应在于外在的名声,而在于内心的满足与创作的纯粹。

“尊酒常空花易谢”,这句描绘了诗人饮酒赏花的生活场景,同时暗含着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短暂的深刻体悟。

“而今且自,诗篇检点,烂醉梅花下”,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当下的心境,即在诗歌的世界里找到慰藉,享受孤独与自由,以诗为伴,与梅花共醉,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文学、人生、命运的独到见解,以及在纷扰世间的坚守与超脱。

收录诗词(29)

饶芝祥(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光绪十一年(1885) 贡生,不久中举人,十五年考授内阁中书。二十年成进士,选授编修。二十六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芝祥随光绪帝和慈禧太后逃至西安。宣统三年(1911) 四川爆发保路风潮,芝祥上疏请撤总督赵尔丰,但未被采纳,后调任贵州铜仁知府。赴任途中,辛亥革命爆发。次年,抑郁病逝于南昌

  • 号:占斋
  • 籍贯:江西南城县
  • 生卒年:1861一1912

相关古诗词

鹊桥仙

绿杨村里,碧桃窗外,有个桐花么凤。

娿娜疑是鹊桥仙,直恁地、香魂摇动。

宝钗斜亸,锦绦低弄。莫也柔情太重。

有缘若是得相逢,除非入、探春梦。

形式:

蝶恋花.初春暖甚,起视小园,桃花已满放矣。因作蝶恋花一阕以志喜

■■一团无罅锦。财得春归,便现鲜妍景。

想为司花眠未醒。被他■■■严境。不向仙都来弄影。

却到小园,此意谁人省。莫是怜侬■■■。■情来试吟花颖。

形式:

■■■.■■■人

■■■■■■云岭,帘开处,佩珊珊。

谁家姊妹当窗立,腰肢如柳貌■■。■■■■,■色上眉尖。

说一语、惟知轻与细,回一顾、许多娇与媚,都欲倩、画图传。

文箫只许秦楼住,双成端称鹊桥仙。

怕东风吹上,去到青天。

形式:

苏幕遮.帘内美人

锦为天,花成洞。堂掩珠帘,帘内香风送。

青鸟远飞音孰弄。不见人儿,但见鞋头凤。

水波深,湘云重。一面无缘,敢作探春梦。

蓦地银钩声一鬨。乳燕斜穿,却把人来哄。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