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闻雷

阳淫不收敛,半岁苦常燠。

禾黍饲蝗螟,粳稻委平陆。

民饥强扶耒,秋晚麦当宿。

闵然候一雨,霜落水泉缩。

荟蔚山朝隮,滂沱雨翻渎。

经旬势益暴,方冬岁愈蹙。

半夜发春雷,中天转车毂。

老夫睡不寐,稚子起惊哭。

平明视中庭,松菊半摧秃。

潜发枯草萌,乱起蛰虫伏。

薪槱不出市,晨炊午未熟。

首种不入土,春饷难满腹。

书生信古语,洪范有遗牍。

时无中垒君,此意谁当告。

形式: 古风 押[屋]韵

翻译

阳气过盛不收敛,半年来常受热。
稻谷喂饱了蝗虫和螟蛉,粳米田里无人收割。
百姓饥饿勉强扶犁,秋天晚稻需留作种子。
期盼着一场雨降临,霜降后泉水干涸。
山色朦胧晨雾起,大雨倾盆洪水泛滥。
十多天来灾情加剧,寒冬时节困苦更甚。
半夜响起春雷声,天空中雷鸣如车轮滚动。
老夫彻夜难眠,幼子惊恐哭泣。
清晨看庭院,松菊凋零枯萎。
枯草在地下悄然发芽,冬眠昆虫纷纷苏醒。
柴火木料在市场上难觅,早饭午饭都未煮熟。
年初的种子无法下地,春天的口粮难以填饱肚子。
读书人深信古训,大禹治水的典籍仍有遗篇。
如今没有中垒那样的贤臣,谁能传达这忧虑?

注释

阳淫:过度的阳气。
苦常燠:长期炎热。
禾黍:稻谷。
蝗螟:害虫。
粳稻:一种稻米。
委平陆:堆积在平原上。
民饥:百姓饥饿。
扶耒:扶着犁。
闵然:忧虑的样子。
候一雨:期待下雨。
荟蔚:云雾弥漫。
滂沱:大雨倾盆。
经旬:十多天。
暴:加剧。
方冬:正值寒冬。
蹙:困苦。
春雷:初春的雷声。
中天:天空中央。
薪槱:薪柴。
市:市场。
春饷:春天的口粮。
满腹:填饱肚子。
洪范:古代经典。
遗牍:遗留的文献。
中垒君:比喻贤能的领导者。
当告:应当告知。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立冬闻雷》,描绘了冬季里异常气候带来的灾害景象。诗人通过描述阳气过盛导致的长期炎热,进而引发蝗虫和螟虫肆虐,粮食歉收,人民生活困苦的情景。他忧虑地期盼着降雨,然而雨水来得猛烈,导致洪水泛滥,加剧了灾情。诗人以个人的亲身感受,如夜半春雷惊醒、庭中松菊凋零、草木枯死、民生艰难等细节,展现了自然灾害对百姓生活的严重影响。

诗中引用《洪范》中的古训,表达了对古代智慧的信赖,同时也流露出对当时社会缺乏有力领导,无法有效应对灾情的忧虑。诗人以个人身份呼吁,希望有人能传达这份关心和忧虑,但似乎并未找到可以倚仗的中垒(古代官职,负责军事和民政)人物。整首诗语言朴素,情感深沉,反映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记岁首乡俗寄子瞻二首(其二)蚕市

枯桑舒牙叶渐青,新蚕可浴日晴明。

前年器用随手败,今冬衣着及春营。

倾囷计口卖馀粟,买箔还家待种生。

不惟箱篚供妇女,亦有锄镈资男耕。

空巷无人斗容冶,六亲相见争邀迎。

酒肴劝属坊市满,鼓笛繁乱倡优狞。

蚕丛在时已如此,古人虽没谁敢更。

异方不见古风俗,但向陌上闻吹笙。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记病

我病在脾胃,一病四十年。

微伤辄暴下,倾注如流泉。

去年医告我,此病犹可痊。

试取姜豆附,三物相和丸。

服之不旬浃,病去如医言。

医言药有毒,病已当速捐。

我意药有功,服久功则全。

侵寻作风痹,两足几蹒跚。

徐悟药过量,医初固云然。

旧病则已除,奈此新病缠。

医言无甚忧,前药姑舍旃。

药毒久自消,真气从此完。

鄙夫不信医,私智每自贤。

咄哉已往咎,终身此韦弦。

形式: 古风

龙川道士

昔我迁龙川,不见平生人。

倾囊买破屋,风雨庇病身。

颀然一道士,野鹤堕鸡群。

飞鸣闾巷中,稍与季子亲。

刺口问生事,褰裳观运斤。

俯仰忽三年,愈久意愈真。

送我出重岭,长揖清江滨。

方营玉皇宫,栋宇期一新。

成功十年后,脱身走中原。

见公心自足,徒步非我勤。

我归客箕颍,昼日长掩关。

仆夫忽告我,门有万里宾。

问其所从来,笑指南天云。

心知故人到,惊喜不食言。

我老益不堪,惟有二顷田。

年年种麦禾,仅能免饥寒。

君来亦何为,助我耕且耘。

嗟古或有是,今世非所闻。

形式: 古风

买炭

苦寒搜病骨,丝纩莫能禦。

析薪燎枯竹,勃郁烟充宇。

西山古松栎,材大招斤斧。

根槎委溪谷,龙伏熊虎踞。

挑抉靡遗馀,陶穴付一炬。

积火变深黳,牙角犹愤怒。

老翁拥破毡,正昼出无屦。

百钱不满篮,一坐幸至莫。

御炉岁增贡,圆直中常度。

闾阎不敢售,根节姑付汝。

升平百年后,地力已难富。

知夸不知啬,俯首欲谁诉。

百物今尽然,岂为一炭故。

我老或不及,预为子孙惧。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