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胜慢/声声慢

笙簧缭绕,书鼓声喧,佳人对舞绣帘前。

高卷铺衬,广列华筵。

人人献香祝寿,捧流霞,永庆高年。

名香爇,睹重重华盖,金兽喷烟。

一愿皇恩频降,松柏对龟鹤,彭祖齐肩。

二愿子子孙孙,尽贡三元。

石崇富贵也休夸,陆地神仙。

更三愿,愿年年佳庆,永保团圆。

形式: 词牌: 声声慢

翻译

笙笛和鼓声交织,热闹非凡,佳人在绣帘前翩翩起舞。
华丽的帷幕高高卷起,展现出宏大的宴会场景。
每个人都献上香火祝寿,祈求长寿,共享天伦之乐。
点燃名贵的香料,只见层层华盖,金兽口中喷出烟雾。
第一个愿望是皇帝的恩泽多多降临,如松柏长青,龟鹤同寿,长寿如彭祖。
第二个愿望是后代子孙都能位列三公,功成名就。
石崇的富贵无需炫耀,人间也能有陆地神仙般的福气。
第三个愿望是每年都有美好的庆典,永远保持家庭和睦团圆。

注释

笙簧:笙和簧管乐器。
缭绕:环绕,回荡。
书鼓:书本形状的鼓,可能指仪式中的道具。
喧:喧闹。
佳人:美丽的女子。
对舞:面对面跳舞。
铺衬:装饰或布置。
广列:广泛排列。
华筵:豪华的宴席。
永庆:永远庆祝。
金兽:雕刻成动物形状的金属器物。
喷烟:喷出烟雾。
皇恩:皇帝的恩赐。
彭祖:传说中最长寿的人。
尽贡:全部贡献。
三元:古代科举考试的三个最高级别。
石崇:西晋富豪。
休夸:不必夸耀。
陆地神仙:比喻人间的幸福生活。
佳庆:美好的节日。
团圆:家庭和睦,团聚。

鉴赏

这首词作于宋代,由诗人李商英所创,名为《胜胜慢》或《声声慢》。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颂扬盛世和庆祝长寿的宫廷宴会诗词。

“笙簧缭绕,书鼓声喧”,开篇即描绘了一幅热闹非凡的宫廷宴会场景,其中笙是古代乐器之一,簧则是用来装饰或作为礼器之物。书鼓,则是指节拍用的鼓,象征着节奏和秩序。

“佳人对舞绣帘前”,这里的“佳人”通常指代宫中的女子,她们在精美的绣帘前共舞,这一幕充满了温馨与华丽之感。

接下来,“高卷铺衬,广列华筵”,则是对宴会场合的装饰和摆设进行描写。高卷的织物铺展开来,衬托着华美的筵席,展现出一种奢华与盛大的气氛。

“人人献香祝寿,捧流霞,永庆高年”,这是宴会中最为重要的一环,人们纷纷向皇帝或长者献上香,表达对其健康长寿的祝愿。流霞可能是指一种美酒或珍贵之物。

“名香爇,睹重重华盖,金兽喷烟”,这里描绘的是供奉在殿堂的高级香炉,散发出名贵的香气,同时华盖和金兽都是皇家用品,以此象征着尊贵与威严。喷烟则是香炉中冒出的香烟。

“一愿皇恩频降”,这是对皇帝恩泽的期望,希望能够常常降临于臣民之上。

“松柏对龟鹤,彭祖齐肩”,这里借用了松柏长青、龟鹤象征长寿的意象,以表达对长者健康长寿的祝福。彭祖则是古代圣贤的称呼,齐肩意味着与圣贤平起平坐。

“二愿子子孙孙,尽贡三元”,这是对家族后代的美好愿望,希望能够每一代都能考取最高等级的科举考试(三元),即状元、榜眼和探花。

“石崇富贵也休夸,陆地神仙”,这里提到的石崇是西晋时期著名的富豪,以奢侈而闻名于世。诗人通过这一比喻,表达了对现实生活中物质享乐的追求,同时也寓意着希望能够超脱凡尘,如同神仙一般。

最后,“更三愿,愿年年佳庆,永保团圆”,是对未来岁月的美好祝愿,期盼每一年都能有喜悦的事情发生,并且家族和睦、团聚一心。

这首词通过对宴会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皇恩、长寿、科举成功与家庭幸福的多重祝愿,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

收录诗词(6)

李商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醉蓬莱(其一)

庆朋良相遇,夷夏均欢,福沾绵宇。

扶日勋高,更补天力巨。

学造渊微,文赓三圣,被褒语。

来自丹台,生逢华旦,身登仙路。

衮绣归来,水晶宫里,燕处超然,去天尺五。

绿发朱颜,照青春如故。

一粒刀圭,五更丹灶,与赤松游处。

只恐看着蒲轮,趣上沙堤归去。

形式: 词牌: 醉蓬莱

寿吴宰(其一)

神仙风骨本巍峨,日角珠庭气更和。

绛县丹颜长不老,灞城铜狄会重磨。

风高鹤算三千远,天阔鹏程九万多。

弱水蓬莱归未晚,道山瀛馆看先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寿吴宰(其三)

向晓亲闱共举觞,老人星出翠岩傍。

狻猊奁暖沉香袅,孔雀屏开纱蜡光。

霜月正当圆此夕,江梅先已发奇祥。

定知与国长无极,寿考祺维颂鲁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寿吴宰(其二)

清规三尺信持平,何独声华百里称。

易俗移风乃馀事,抑强扶弱见真能。

翩翩气岸真冲斗,湛湛心台清映冰。

为问回资封寿母,不知今昔几人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