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李商隐在宋代创作的,名为《寿吴宰(其二)》。从艺术风格和用词来看,这首诗体现了作者高超的文学造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清规三尺信持平”一句,通过对法度的严格执行来形象地表达对公正无私的追求。"何独声华百里称"则是说只有真正的德行才能被人们广为传颂,这里的“声华”指的是美好的名声。
“易俗移风乃馀事,抑强扶弱见真能”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改变社会风气、扶持弱小和抑制暴戾的理想。"易俗"意味着改善民众的习俗,而"移风"则是指引导社会向好的方向发展。"抑强扶弱"体现了作者对弱者的同情心和对正义的坚守。
“翩翩气岸真冲斗,湛湛心台清映冰”一段,则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精神澄明如冰的境界。"翩翩"形容气质高洁,"湛湛"则是形容心灵的宁静和深邃。
最后两句“为问回资封寿母,不知今昔几人曾”表达了诗人对长辈健康长寿的祝愿,以及对过去是否有人能做到这一点的好奇。这里的"回资"指的是返回家乡,"封寿母"则是希望母亲能够健康长寿。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的文学才能,也反映了他对社会正义和个人修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