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石梅

落落乾坤眼,茫茫江海人。

名山劳梦寐,绝壁扫嶙峋。

海气蒸衣桁,岩华落酒巾。

凭栏莫长啸,波荡伏龙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悟与独到见解。首句“落落乾坤眼”以“落落”形容眼界开阔,表达了诗人对天地宇宙的广阔视野和深邃思考。接下来“茫茫江海人”则通过“茫茫”一词,描绘出江海的辽阔无垠,以及人在其中的渺小感,体现了诗人对人类在浩瀚自然面前的谦逊态度。

“名山劳梦寐,绝壁扫嶙峋”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名山大川的向往与追求。这里不仅提到名山,还特别强调了“绝壁”,通过“扫嶙峋”的形象描绘,展现了山壁的险峻与壮观,同时也暗示了诗人面对自然之美的震撼与敬畏。

“海气蒸衣桁,岩华落酒巾”则是对自然环境的细腻刻画。海气蒸腾,不仅让衣物湿润,也象征着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而“岩华落酒巾”则通过酒巾沾染岩石上的光泽,巧妙地将自然之美融入日常生活之中,展现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受和独特审美情趣。

最后,“凭栏莫长啸,波荡伏龙津”两句,既有对自然景观的赞叹,也有对自身情感的抒发。诗人站在高处,面对波涛汹涌的水面,似乎想要长啸以表达心中的豪情壮志,但又意识到在这种壮丽的自然面前,个人的情感显得微不足道。这里的“伏龙津”可能暗喻着某种力量或潜能,与自然界的壮美相呼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自身潜能的探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刻感悟和独特审美,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对自然与人文关系的深入探索。

收录诗词(4)

文震孟(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龚方伯之任浙省

醉拥骊驹赋别筵,宪臣今复典承宣。

位崇岳牧诸侯贵,地总扶舆两浙全。

紫气望连吴地迥,采毫题遍越山偏。

更怜八咏今犹昔,此日风流并可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赠钱牧斋少宗伯

汉苑文章首,先朝侍从臣。

三君同海岳,一老是星辰。

作直称遗古,推贤更得邻。

当时客渐进,文举气无伦。

陈窦圜中土,萧刘泽畔人。

蟪蛄喧日夜,兰桂历冬春。

旧学商王重,清流汉史均。

范宣谁让晋,卫鞅欲专秦。

独指孙宏被,仍污庾亮尘。

十年耕钓乐,七略较雠新。

当户无芳草,洪流逸巨鳞。

睚眦流訾訾,钩党报申申。

告密牢修急,经营伟节神。

霜华飞暑月,剑气彻秋旻。

明主终收璧,宵人失要津。

南冠荣衮绣,北郭偃松筠。

艰险思良佐,孤危得大臣。

东山云壑里,早晚下蒲轮。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初冬过尚湖

萧条帘幕不遮风,百顷清光半幅篷。

山色有无斜照里,人家低湿水烟中。

雁摇枯苇杆杆白,鹜映残霞片片红。

如此风光谁与会?笔床茶裹伴衰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东皋揽胜

天成位置绝形容,何处移来卓笔峰?

雉堞西城连北郭,楼台暮鼓及晨钟。

月摇水面流金粟,雨过山腰界玉龙。

柳外凭高穷目望,梅塘帆影更重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