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待问之蒙城簿

西来赴调合关繻,黄绶风尘厌九衢。

祖席且同开口笑,公庭未免折腰趋。

长安车马偏欺客,鲁国衣冠肯戏儒。

共忆故园归计晚,旧游烟树隔重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故土的深切怀念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开篇"西来赴调合关繻,黄绶风尘厌九衢"两句,通过对出行时的情景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远行的无奈与不舍,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情况。

继而"祖席且同开口笑,公庭未免折腰趋",则是诗人在强调自己虽然身处异乡,但依旧保持着乐观的心态,与友人相聚时的欢快场景。但"公庭"一词暗示了诗人对于官方事务的不得已和无奈。

"长安车马偏欺客,鲁国衣冠肯戏儒"两句,通过对比长安与鲁国的情形,表现出诗人作为外来者的感受,以及对于文化根源和精神家园的向往。

最后"共忆故园归计晚,旧游烟树隔重湖",则是诗人在表达对远离家乡、无法即刻返回的无奈,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这种怀念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遥不可及。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深沉的故土之情。

收录诗词(507)

杨亿(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年十一,太宗闻其名,诏送阙下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曾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气节,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准抵抗辽兵入侵。又反对宋真宗大兴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动。卒谥文,人称杨文公

  • 字:大年
  • 籍贯:建州浦城(今属福建浦城县)
  • 生卒年:974—1020

相关古诗词

坐中朱博士言今荆南张谏议典襄阳日尝留意一妓公颇畏内终不得近及移郡荆渚泣别邮亭乃为歌词流布巴郢予感其事赓而成诗

骎骎五马江陵去,寂寂双娥汉水头。

一曲歌终眉黛敛,十分酒尽泪珠流。

阳春郢客传新唱,暮雨高堂梦昔游。

琼树无人敢亲近,章台京兆不胜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宋玉

兰台清吹拂冠緌,薙草新居对渺瀰。

丽赋朝云无处所,羁怀秋气动赍咨。

三年送目愁邻媛,七泽迷魂怨楚词。

独有江南哀句在,更传馀恨到黄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宋殿丞广南东路转运

天子忧南越,公卿荐陆生。

九年须富国,万里便扬旌。

封部诸蛮接,官曹六尚荣。

交州何日到,鼓吹定相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弟伋归宁

一夕西风木叶飞,长安久客念庭闱。

去随塞雁衔芦远,归值家鸡啄黍肥。

负郭生涯同季子,澄江诗景属玄晖。

帝城紫陌多尘土,免化轻云白纻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