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

八月九月芦花飞,南溪老人垂钓归。

秋山入帘翠滴滴,野艇倚槛云依依。

却把渔竿寻小径,闲梳鹤发对斜晖。

翻嫌四皓曾多事,出为储皇定是非。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渔人在秋天的景象与心境,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和老渔人的平淡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的超然态度。

"八月九月芦花飞,南溪老人垂钓归。" 这两句设定了秋季的背景,并引出了主角——一位在南溪垂钓而归的老渔人。这里的“芦花”给人以萧瑟之感,而老渔人的平静生活则表现出一种超脱红尘的情怀。

"秋山入帘翠滴滴,野艇倚槛云依依。" 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老人归家的情境。“秋山”指的是秋天的山景,而“入帘”则是说这些景象通过窗户映入室内,给人一种温馨而安静的感觉。同时,“野艇倚槛云依依”则描绘了老渔人归家时的小船停靠在河岸边,周围环绕着如织网般的云气,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

"却把渔竿寻小径,闲梳鹤发对斜晖。" 这两句表达了老渔人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片段。他不是在参与世间纷争,而是在寻找自己的宁静空间,用渔竿(钓鱼的工具)探索小路,梳理着自己的白发,与斜阳相对而坐。这两句强调了老渔人对于世俗之事的淡泊名利和追求心灵自由。

"翻嫌四皓曾多事,出为储皇定是非。" 这最后两句则透露出诗人的内心世界。他回顾历史上“四皓”(古代四位隐逸: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和蒲公)曾经参与过的政治纷争,感叹他们当初多么忙碌。而现在,他选择了出来为人君主出谋划策,去分辨是非。这两句表达了一种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反思,以及诗人本身对于权力和世事的态度。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老渔人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生活之淡泊以及超然世俗的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8)

张志和(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龟龄。祖籍浙江金华,先祖湖州长兴房塘。三岁就能读书,六岁做文章,十六岁明经及第,先后任翰林待诏、左金吾卫录事参军、南浦县尉等职。后有感于宦海风波和人生无常,在母亲和妻子相继故去的情况下,弃官弃家,浪迹江湖。著作有《玄真子》十二卷三万字,《大易》十五卷,有《渔夫词》五首、诗七首传世

  • 字:子同
  • 号:玄真子
  • 籍贯:祁门县灯塔乡张村庇
  • 生卒年:732年—774年?

相关古诗词

渔父(其一)

钓台渔父褐为裘,两两三三舴艋舟。

能纵棹,惯乘流,长江白浪不曾忧。

形式: 词牌: 渔歌子

渔父(其二)

霅溪湾里钓鱼翁,舴艋为家西复东。

江上雪,浦边风,笑著荷衣不叹穷。

形式: 词牌: 渔歌子

渔父(其三)

青草湖中月正圆,巴陵渔父棹歌连。

钓车子,橛头船,乐在风波不用仙。

形式: 词牌: 渔歌子

渔父歌(其一)

松江蟹舍主人欢,菰饭莼羹亦共餐。

枫叶落,荻花乾,醉宿渔舟不觉寒。

形式: 词牌: 渔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