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曾原伯大卿(其四)

夙昔吾何幸,龙门获御公。

青灯鸣夜雨,白发对春风。

契阔今安访,蹉跎愧所蒙。

源流千古意,铅椠若为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过去我有多么幸运,能被龙门的您接纳。
在青灯下聆听夜雨声,满头白发面对春风吹拂。
如今相逢应如何,岁月蹉跎心中有愧。
源远流长的意蕴,用笔墨如何才能表达尽致。

注释

夙昔:过去。
吾:我。
何幸:多么幸运。
龙门:古代科举考试的最高级别,此处比喻高位或杰出人物。
获御公:被…接纳,获得…的青睐。
青灯:油灯,古时照明工具。
鸣:发出声音。
夜雨:夜晚的雨声。
白发:指年老的头发。
契阔:久别重逢,离散后相见。
今安访:现在应去哪里拜访。
蹉跎:光阴虚度,耽误时光。
愧:感到惭愧。
源流:源远流长,比喻事物的历史渊源。
千古意:千秋万代的深意。
铅椠:古代书写工具,这里指著述。
若为功:如何才能做到,怎样才能表达。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孙应时的作品,名为《挽曾原伯大卿(其四)》。诗中的意境和用词都极富有古典美感,让我们细细赏析其中的韵味:

"夙昔吾何幸,龙门获御公。"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过去能够遇见并侍奉于某位尊贵人物(御公)的幸运之情。这里的“夙昔”意味着很早以前,“龙门”常指代高官或显赫家族的居所,而“获御公”则是说得到了这位尊者的赏识和庇护。

"青灯鸣夜雨,白发对春风。"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静谧夜晚听着雨声,点亮青色油灯的场景,以及到了春天时自己已经两鬓斑白,对着春风的孤独感受。“青灯”和“鸣夜雨”营造了一种清幽而又有些许凄凉的情境,而“白发对春风”则是诗人对于时光流逝、年华老去的无奈与感慨。

"契阔今安访,蹉跎愧所蒙。"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现在虽然平安无忧,但回想起过去因不够成熟而导致的一些过失和遗憾时,仍然感到羞愧和歉疚。“契阔”意味着友情的深厚,而“蹉跎”则形容行动迟缓或做事不果断。

"源流千古意,铅椠若为功。" 这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希望自己的思想和精神能像河流一样传承千古,同时也希望自己的努力和贡献能够被后世所认可。“源流”指的是水的流动,“铅椠”则是指书写,这里暗示着诗人对文学创作的重视,以及希望这些作品能够成为他留给历史的成就。

总体而言,孙应时在这首诗中通过回顾往事、感慨身世和表达个人抱负,将自己的内心世界描绘得淋漓尽致。这不仅展示了他的文学才华,也反映出他对于人生和历史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624)

孙应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挽曾原伯大卿(其二)

群献馀端绪,中原故典刑。

风霜催短日,河汉独晨星。

悽恻丹心在,萧条世路丁。

天高那可问,挥泪湿青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挽曾原伯大卿(其一)

世岂无全德,今犹见古人。

大圭非刻画,天醴自清醇。

未说功名地,犹令宇宙春。

苍茫何处觅,丹素岂精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挽曾原伯大卿(其三)

天下张廷尉,君王付老成。

不辞劳日夜,初岂为恩荣。

竹隐今年志,萱堂晚岁情。

全归虽不恨,此段渺难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挽楼文昌母安康太夫人汪氏(其一)

中外三孤贵,康宁百岁期。

荣于列女传,美矣二南诗。

蝉蜕无馀恋,龙渊有合时。

十经汤沐赐,风木更须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