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寒留滞山中即事

逾月留穷源,不觉岁云暮。

绪景寖凄凉,重阴方固冱。

芳丛菊殚残,丹枫叶飞舞。

蒙茸丰草萎,剥落乔木古。

兹来遂幽寻,所恨乏胜侣。

释友间往还,农父相尔汝。

索句课唐吟,翻经勘佛语。

肃肃繁霜零,辉辉寒月吐。

夜气消檠灯,凛威薄衣絮。

榾柮煨炉红,轮囷拥衾素。

嘘呵冷欲冰,拳挛宿如露。

老瓦补茅柴,破釜煮栗芋。

烹鲜远莫致,撷蔬美可茹。

氓廛绝纷嚣,僧席割清苦。

颓然抚孤踪,乐哉忘万虑。

亡何归兴动,适为物怪忤。

举手谢白云,扁舟鸣去橹。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在穷乡僻壤逗留了一个多月,不知不觉已到了年终。
秋日景象渐趋凄凉,浓重的阴霾使天气更加寒冷凝结。
菊花凋零殆尽,红枫叶飘舞在空中。
茂盛的草木枯萎,高大的树木落叶满地。
这次我来此幽深之地寻找,遗憾的是没有良伴同行。
与僧侣朋友时有往来,农夫之间亲切交谈。
我们互相探讨诗句,研读佛经。
严霜纷纷落下,明亮的寒月显现出来。
夜晚寒气透过油灯,薄衣难以抵挡。
烧木柴的火炉炽热,围着被子取暖。
冷得几乎要结冰,蜷缩着如同露宿。
旧瓦修补茅屋,破锅煮食栗子和芋头。
新鲜的鱼肉难以获取,采摘的蔬菜却美味可口。
市井间的喧嚣远离,僧侣的生活清苦而宁静。
我独自沉思,忘却了世间的忧虑。
不久,回家的念头涌起,却与自然的奇异景象相冲突。
挥手告别白云,驾着小舟摇响船桨离去。

注释

逾月:超过一个月。
穷源:偏远的地方。
岁云暮:年终。
绪景:秋日景象。
固冱:凝结。
芳丛:花丛。
蒙茸:茂盛。
乔木:大树。
幽寻:幽深的探索。
胜侣:良伴。
释友:僧侣朋友。
尔汝:亲密无间。
唐吟:唐代诗歌。
佛语:佛经。
肃肃:严霜。
檠灯:油灯。
凛威:寒冷威严。
衣絮:衣物。
榾柮:烧火的木柴。
轮囷:弯曲的样子。
拳挛:蜷缩。
宿如露:露宿般寒冷。
老瓦:旧瓦。
破釜:破锅。
烹鲜:烹饪鲜鱼。
撷蔬:采摘蔬菜。
氓廛:市井。
僧席:僧侣的生活。
颓然:疲惫的样子。
万虑:万千思绪。
亡何:不久。
物怪:自然的奇异。
扁舟:小舟。
去橹:摇动船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在深山中的生活状态,充满了对自然的观察和内心世界的抒发。诗中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如“逾月留穷源”、“芳丛菊殚残”、“蒙茸丰草萎”,展现了山中的静谧与荒凉,以及时间流转的感慨。

诗人在这片宁静之地,寻找着心灵的寄托,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他们不仅观察到自然界的每一个细节,而且也在其中找到了一种超脱世俗纷扰的心境,如“索句课唐吟”、“释友间往还”,表现了诗人对于古代文化和佛法的向往与追求。

同时,诗中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述,如“老瓦补茅柴”、“破釜煮栗芋”,展示了山中的生活虽然简朴,但也有其独特的美好。诗人在这艰苦的环境中依然能够保持乐观的心态,体现了他们对于简单生活的珍视和对世俗纷争的超脱。

整首诗语言古朴而富有韵味,每一句都流露出诗人的情感与思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表达,诗人展现了自己对于生活的理解和对精神家园的追求。

收录诗词(405)

卫宗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孔明

龙卧而长吟,胸次抱奇伟。

立心不北向,特为三顾起。

曹瞒下荆州,气可吞权备。

奋袂为一出,遂成鼎足势。

忠诚以辅国,相业难拟议。

刑政能服人,怨雠至感涕。

出师陈悃款,训诰相表里。

南攻孟获平,北出张合殪。

司马亦严惮,甘受巾帼耻。

傥使先十年,营星未殒坠。

兴复其可期,中原安有魏。

形式: 古风

冬留紫芝庵即事

玄冬适莽苍,霜宇更阒寂。

系舟山下路,窈窕松关入。

一榻寄僧居,幽云生卧室。

明朝过东山,千寻更矹硉。

丙舍尤杳深,寒林互盘屈。

孤枫缀馀丹,万竹错丛碧。

天寒鸟声静,木落山骨出。

饮无客献酬,坐有僧分席。

一杯复一杯,不觉日之夕。

林鸟欲归栖,翩翩竞翔集。

万点布平田,有似坡仙弈。

此行为访梅,东寻复西觅。

俄见影横斜,萧然倚山壁。

中有第一春,缄藏何太密。

数日我重来,要见南枝白。

形式: 古风

北山回棹

高风扫群翳,山色秀而静。

寒林隐虬龙,幽径行蛇蚓。

场登䆉稏实,水弄芙蓉影。

明发汎归舟,秋空更青迥。

形式: 古风

北山值雪偶成

艮象涵万有,佳趣备四时。

此行属寒冱,喜遇腊雪飞。

琤琤初集霰,粲粲纷葳蕤。

奔腾渐成阵,势作龙凤驰。

森森千碧林,缘饰如珠玑。

旋观压层岭,烂若银成围。

一天散和气,万境凝清辉。

飞扬到朽壤,臭腐为神奇。

问山何幻怪,顷刻颜面非。

苍苍改正色,皓皓浮须眉。

我来逢此瑞,爽垲流肝脾。

对之岂徒酒,而可不以诗。

因诗探山意,春信横南枝。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