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中酬同院韦判官

平生同所为,相遇偶然迟。

各著青袍后,无归白社期。

江流来绝域,府地管诸夷。

圣代都无事,从公且赋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我们一生共享同一志向,但相逢却总是来得有些迟。
穿上青袍后各自忙碌,不再期待回归那白社的约定。
江水滔滔流经遥远的地域,此地官府管辖着众多异族。
在太平盛世无战事,让我们暂且放下公务,吟诗作乐。

注释

平生:一生。
同所为:共享同一志向。
相遇:相逢。
偶然迟:总是来得有些迟。
各著:各自穿上。
青袍:古代官员的服装。
后:之后。
无归:不再期待回归。
白社期:白社的约定,指隐居或聚会的地方。
江流:江水。
绝域:遥远的地域。
府地:官府所在地。
管:管辖。
诸夷:众多异族。
圣代:太平盛世。
都无事:无战事。
从公:暂且放下公务。
赋诗:吟诗作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平淡而又有些凄凉的友情和生活状态。"平生同所为,相遇偶然迟"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共鸣感和对偶尔相逢的珍惜。而"各著青袍后,无归白社期"则透露出一种对未来没有明确期许的淡然态度。"江流来绝域,府地管诸夷"显示了诗人对于边疆生活的感受和对职责的认知。

"圣代都无事,从公且赋诗"则表达了在太平盛世中,官员们没有战乱之事,可以安心从事文学创作。在这句话中,也流露出了一种对当前社会环境的满意以及对个人文化生活的享受。

整首诗通过平实的语言和淡定的情感,勾勒出一个边地官吏闲适而又不无忧虑的情景。它反映了唐代中期的一种特定社会氛围,同时也展现了诗人个人对于生活态度的选择和认同。

收录诗词(205)

李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大中元年(847),唐寿昌长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镇)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后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寿昌县令 穆君 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本人所作

  • 字:德新
  • 生卒年:818—876

相关古诗词

长安书怀投知己

所学近雕虫,知难谒至公。

徒随众人后,拟老一生中。

间岁家书到,经荒世业空。

心悬沧海断,梦与白云通。

玉漏声连北,银河气极东。

关门迢递月,禁苑寂寥鸿。

地广身难束,时平道独穷。

萧条苔长雨,淅沥叶危风。

久愧干朝客,多惭别钓翁。

因依非不忝,延荐况曾蒙。

与善应无替,垂恩本有终。

霜天摇落日,莫使逐孤蓬。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长安书情投知己

陕服因诗句,从容已半年。

一从归阙下,罕得到门前。

每候朝轩出,常看列宿悬。

重投期见奖,数首果蒙传。

转觉功宜倍,兼令住更坚。

都忘春暂醉,少省夜曾眠。

烦暑灯谁读,孤云业自专。

精华搜未竭,骚雅琢须全。

此事勤虽过,他谋拙莫先。

槐街劳白日,桂路在青天。

取第殊无序,还乡可有缘。

旅情长越鸟,秋思几秦蝉。

月色千楼满,砧声万井连。

江山阻迢递,时节暗推迁。

道即穷通守,才应始末怜。

书绅相戒语,藏箧赠行篇。

致主当齐圣,为郎本是仙。

人心期际会,凤翼许迁延。

毕竟良图在,何妨逸性便。

幽斋中寝觉,珍木正阴圆。

隐几闲瞻夜,临云兴渺然。

五陵供丽景,六义动花笺。

倘与潜生翼,宁非助化权。

免教垂素发,归种海隅田。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投京兆府试官任文学先辈

高兴每论诗,非才独见推。

应当明试日,不比暗投时。

出口人皆信,操心自可知。

孤单虽有托,际会别无期。

取舍知由己,穷通断在兹。

贱身何足数,公道自难欺。

泽国违甘旨,渔舟积梦思。

长安未归去,为倚鉴妍媸。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府试丹浦非乐战

自古为君道,垂衣致理难。

怀仁须去杀,用武即胜残。

毒帜诛方及,兵临衅可观。

居来彭蠡固,战罢洞庭宽。

雪国知天远,霜林是血丹。

吾皇则尧典,薄伐至桑乾。

形式: 排律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