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倍巡官归永乐旧居

羡君归去五峰前,往往星河实见仙。

麦垄夏枯成废地,枣枝秋赤近高天。

山泉饮犊流多变,村酒经蚕味可怜。

曾约道门终老住,步虚声里寄闲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羡慕你回到那五座山峰之前,常常能亲眼见到星河中的仙人。
夏天的麦田干枯,变成一片荒芜之地,秋天的枣树枝头接近天空,显得孤独而高远。
山泉为牛群流淌,水源变化多端,乡村的酒经过蚕丝的浸润,味道醇厚可口。
曾经约定在道观终老,就在步虚声中度过悠闲的岁月。

注释

君:你。
仙:神仙。
麦垄:麦田。
废地:荒地。
山泉:山涧泉水。
可怜:可爱。
道门:道教的住所。
步虚声:道士诵经时发出的声音。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薛能所作,名为《送李倍巡官归永乐旧居》。从诗的内容来看,诗人以一种羡慕和敬仰的心情,送别一位即将回到五峰之前的朋友。这里的“五峰”可能指的是朋友的家乡或是某个著名的山峰,而“星河实见仙”则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归隐生活的向往和美好憧憬。

在第二句“麦垄夏枯成废地,枣枝秋赤近高天”中,诗人通过对农作物生长变化的描绘,表现出一种时光流转、物是人非的感慨。同时,这也暗示了朋友归去后,那些曾经共享的时光和景象将会随着季节的更迭而改变。

接下来的两句“山泉饮犊流多变,村酒经蚕味可怜”则描绘了一种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这里的“山泉”和“村酒”都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用来表达清净自然之意的元素。而“饮犊流多变”可能是指水流经常变化,而“味可怜”则是对朋友即将享受到的简单生活表示一种赞美和不舍。

最后两句“曾约道门终老住,步虚声里寄闲眠”,诗人表达了自己希望能与朋友共度余生,并通过“步虚声里寄闲眠”来形象地描绘出那种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寄托,还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田园生活的细腻描写,营造了一种淡泊明志、归隐田园的情怀。

收录诗词(320)

薛能(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唐大臣,著名诗人。会昌六年,进士及第,补盩厔县尉。仕宦显达,历任三镇从事,累迁嘉州刺史、各部郎中、同州刺史、工部尚书,先后担任感化军、武宁军和忠武军节度使。广明元年,为许州大将周岌所逐,全家遇害。癖于作诗,称赞“诗古赋纵横,令人畏后生”。著有《诗集》十卷、《繁城集》一卷

  • 字:太拙
  • 籍贯:河东汾州(山西汾阳县)
  • 生卒年:817-880年

相关古诗词

送李倍秀才

南朝才子尚途穷,毕竟应须问叶公。

书剑伴身离泗上,雪风吹面立船中。

家园枣熟归圭窦,会府槐疏试射弓。

相顾日偏留不得,夜深聊欲一杯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送李溟出塞

边城官尚恶,况乃是羁游。

别路应相忆,离亭更少留。

黄沙人外阔,飞雪马前稠。

甚险穹庐宿,无为过代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送进士许棠下第东归

长安那不住,西笑又东行。

若以贫无计,何因事有成。

云峰天外出,江色草中明。

谩忝相于分,吾言世甚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送胡澳下第归蒲津

无媒甘下飞,君子尚麻衣。

岁月终荣在,家园近且归。

山光临舜庙,河气隔王畿。

甚积汤原思,青青宿麦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