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春书事

东风苒苒又将归,甚叵飞花不恋枝。

半夜雨惊残梦破,一春愁是落花时。

暖梢袅袅青归柳,轻浪痕痕绿满池。

惟有小栏藏秀色,数枝芍药殿春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东风渐渐又要离去,为何纷飞的花瓣不愿留在枝头。
半夜的雨声惊破了残梦,整个春天的愁绪都在落花时节最为浓重。
温暖的柳梢轻轻摇曳,绿色的痕迹布满了池塘。
只有小小的栏杆隐藏着美丽的景色,几枝芍药独自延迟了春天的尾声。

注释

东风:春风。
苒苒:渐渐。
归:离去。
甚叵:为何。
飞花:飘落的花瓣。
不恋枝:不愿留在枝头。
雨惊:雨声惊醒。
残梦:未完成的梦。
落花时:春天的落花季节。
暖梢:温暖的柳梢。
袅袅:轻轻摇曳。
青归柳:青翠的柳树。
轻浪痕痕:绿色的痕迹。
绿满池:绿色遍布池塘。
小栏:小小的栏杆。
秀色:美丽的景色。
数枝芍药:几枝芍药花。
殿春迟:延迟了春天的结束。

鉴赏

这首宋诗《晚春书事》是曹勋所作,描绘了春天即将逝去的景象。首句“东风苒苒又将归”表达了春风吹过,时光荏苒,春天即将离去的情感。次句“甚叵飞花不恋枝”以拟人手法,责问为何花朵不眷恋枝头,暗示了春花的易逝和诗人对春光的留恋。

“半夜雨惊残梦破”描绘了夜晚雨声打断了诗人的好梦,进一步渲染了春夜的凄凉和梦境的破碎,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愁绪。接下来,“一春愁是落花时”直接点明了诗人的愁绪源于春花的凋零,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

“暖梢袅袅青归柳”写出了柳树在春末的青翠之态,虽是暖意盎然,但仍带有离别的哀伤。而“轻浪痕痕绿满池”则通过池水中的绿色倒影,描绘出春水荡漾的场景,也暗示了春天的余韵。

最后两句“惟有小栏藏秀色,数枝芍药殿春迟”以小栏杆内几枝芍药作为春天的余晖,虽然迟暮,但依然展现出其独特的美丽,为整个春天画上了一抹亮丽的色彩。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春景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收录诗词(1494)

曹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世绩。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 号:松隐
  • 籍贯: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
  • 生卒年:1098—1174

相关古诗词

梅花落

殖虽无远近,开独占三冬。

怨入胡笳切,香凝素脸秾。

有子调金鼎,遗根益县封。

佳人初睡起,留取照芳容。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冬]韵

淮上幕府

上将宣威重,长淮朔吹来。

兵戎已超距,鼓角有馀哀。

日薄云多暝,天寒火易灰。

诗成且排闷,兴在倒金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深夜谣二首(其二)

花落春犹在,人存事已非。

草侵迎仗路,尘满旧熏衣。

独立空怜影,当歌但敛眉。

羞见长门月,曾同步辇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深夜谣二首(其一)

月影移鳷鹊,炉香满建章。

君王驻雕辇,宫女出彤房。

仙乐浮云汉,笙歌绕画梁。

按图皆国色,何处是高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