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

乘兴,閒泛兰舟,渺渺烟波东去。

淑气散幽香,满蕙兰江渚。

绿芜平畹,和风轻暖,曲岸垂杨,隐隐隔、桃花坞。

芳树外,闪闪酒旗遥举。羁旅。

渐入三吴风景,水村渔浦。

閒思更绕神京,抛掷幽会小欢何处。

不堪独倚危楼,凝情西望日边,繁华地、归程阻。

空自叹当时,言约无据。伤心最苦。

伫立对、碧云将暮。关河远,怎奈向、此时情绪。

形式: 词牌: 洞仙歌

鉴赏

这首《洞仙歌》是宋代词人柳永的代表作之一,词中描绘了词人乘舟游历江南水乡的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思乡之情。

开篇“乘兴,闲泛兰舟”,词人乘着兴致,悠闲地划着兰舟,行于渺渺烟波之上。接着“渺渺烟波东去”,描绘出一幅悠远宁静的画面。紧接着,“淑气散幽香,满蕙兰江渚”一句,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江南春天的气息,香气弥漫在江边的兰花丛中。

“绿芜平畹,和风轻暖,曲岸垂杨,隐隐隔、桃花坞”几句,通过绿草、和风、垂杨、桃花等意象,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江南风光图。词人仿佛置身于这如画的景致之中,感受着自然的和谐与美好。

然而,好景不长,词人“渐入三吴风景,水村渔浦”。随着行程的深入,江南的景色逐渐变化,词人开始回忆起京城的往事,感叹“闲思更绕神京,抛掷幽会小欢何处”。这里表达了词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前孤独旅程的无奈。

“不堪独倚危楼,凝情西望日边,繁华地、归程阻”几句,进一步深化了词人的思乡之情。他独自站在高楼之上,凝视着遥远的日边,心中充满了对繁华京城的向往,却因归程受阻而感到无奈和伤感。

最后,“空自叹当时,言约无据。伤心最苦。伫立对、碧云将暮。关河远,怎奈向、此时情绪”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复杂情感。面对即将来临的黄昏,他只能独自叹息,过去的约定似乎已成泡影,心中的痛苦难以言表。

整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景物描写相结合,展现了柳永独特的艺术风格,同时也深刻揭示了词人内心深处的思乡之情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

收录诗词(218)

柳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原名三变,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雨霖铃》《八声甘州》

  • 字:景庄
  • 籍贯:崇安(今福建武夷山)
  • 生卒年:约987年—约1053年

相关古诗词

洞仙歌

当时我醉,美人颜色,如花堪悦。

今日美人去,恨天涯离别。

青楼朱箔,婵娟蟾桂,三五初圆,伤二八、还又缺。

空伫立,一望不见心绝。心绝。

顿成凄凉,千里音尘,一梦欢娱,推枕惊巫山远,洒泪对湘江阔。

美人不见,愁人看花,心乱含愁,奏绿绮、弦清切。

何处有知音,此恨难说。怨歌未阕。

恐暮雨收、行云歇。窗梅发。乍似睹、芳容冰洁。

形式: 词牌: 洞仙歌

玉漏迟

杏香飘禁苑,须知自昔,皇都春早。

燕子来时,绣陌渐熏芳草。

蕙圃夭桃过雨,弄碎影、红筛清沼。深院悄。

绿杨巷陌,莺声争巧。

早是赋得多情,更遇酒临花,镇辜欢笑。

数曲阑干,故国漫劳登眺。

汉外微云尽处,乱峰锁、一竿斜照。归路杳。

东风泪零多少。

形式: 词牌: 玉漏迟

汉宫春

十日春风,又一番调弄,怕暖愁阴。

夜来风雨,摇得杨柳黄深。

熏篝未断,梦旧寒、浅醉同衾。

便是斗灯见月,看花对酒惊心。

携手满身花影,香霏冉冉,露湿罗襟。

笙歌殢人归去,回首沈沈。

人间此夜,误春光、一刻千金。

明日问、红巾青鸟,苍苔自拾遗簪。

形式: 词牌: 汉宫春

迷神引

红板桥头秋光暮。淡月映烟方煦。寒溪蘸碧,绕垂杨路。重分飞,携纤手、泪如雨。波急隋堤远,片帆举。倏忽年华改,向期阻。

时觉春残,渐渐飘花絮。好夕良天长孤负。洞房闲掩,小屏空、无心觑。指归云,仙乡杳、在何处。遥夜香衾暖,算谁与。知他深深约,记得否。

形式: 词牌: 迷神引